杂文:人情之风何时休?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5-2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齐刚】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城里到乡下,人情风是愈刮愈烈,人情的种类越来越多,光是做生日就有整生和散生;小孩有满月、抓周、十岁、童关;还有婚丧嫁娶、上学参军、入党提干、乔迁新居、开业庆典都要请客送礼。人情名目繁多,让人应接不暇。而且人情的档次越来越高。这种歪风邪气令人深恶痛绝,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诟病。

  4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乡土中国农村系列调查”中,曝光了荆州地区公安县埠河镇农村“人情风”问题。访谈中的主人公刘德胜,去年收入了六七万元钱,送人情送掉了三万多元。他说三年前送人情还是五十、一百地送,这两年水涨船高,变成了三百、五百,关系好的八百到一千。收入越高,送人情花的钱也就越多。同村的农民陈飞种大棚葡萄,去年的收入在村上最好的,挣了十几万,送出去五万多元。更有想不到的有位叫刘山英的农民,她丈夫因为该送的人情没送,在外面被亲戚数落了一顿,回来就跟刘山英大吵了一架,然后到外面喝农药自杀死了。这真是“人情猛如虎,红白亲朋簇。血钱拼脸面,回家偷着哭”。难怪网上把歌星孙楠的《拯救》翻版歌曲疯传:“请柬收到的时候/突然袭来了一阵寒流/太多人整酒/我的心在抖/是否也随波逐流?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被酒伤害的胸口/卖命挣的钱一年累到头/最后都化作乌有。买房整搬家酒/倒层板也整酒/修个牛圈也整酒/挖个茅坑整酒/钉个大门整酒/母猪下儿也整酒……我拿什么整酒/当钱覆水难收/谁能把我解救/为凑钱我发呆/我拿什么整酒/人情见血封喉/谁能把我保佑/让整酒从此休。

  诚然,朋友间礼尚往来,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人动起了“歪脑筋”,把它当作“捞钱”的机会,无事生事,刻意制造“喜事”敛财。邀请方式由一张请柬逐步演变成发微信、短信或打电话等方式。由此可见,人情猛于虎,人情正在“变味”,变得让人感到不是“滋味”!其原因无非有三:其一,相互攀比,面子观念作怪,把礼尚往来变成了“礼上”往来,更把传统的习俗变成现代的恶习。其二,补偿心理,“不整白不整”,情感交流变成了等价交换。这种恶性循环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甚至是精神负担,败坏了淳朴民风和公序良俗。其三,借机“敛财”。针对这些心态,有人说无休止地整酒,打的是亲情、友情的旗号,实际上是在整人,有的说得更“白”些,整的是人民币。

  在唐朝时期,我国就有制止大操大办之法规。《旧唐书•志》第三十刑法中就有:古之圣人,为人父母,莫不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防闲于未然,惧争心之将作也。故有轻重三典之异……暨淳朴既消,浇伪斯起,刑增为九,章积三千,虽有凝脂次骨之峻,而锥盗之末,尽争之矣。”这段文言文是告诫人们:古代圣人,作为百姓父母,没有不制定礼制确定上下秩序,订立刑罚以维护秩序的威严,防范于未然,担心出现动乱的事情。所以有轻、中、重三种轻重不同的刑法制度区别……到了淳朴的社会风气消失了,到处都是虚伪和欺诈,就是把刑罚再怎么增加,法律条文颁布的再多,就是严峻到冻凝人的膏脂,渗透人的骨头,就是为了像小刀边缘一样的微小利益,人们也会不顾国法,都来争抢。因此,人情之变,不可不察。这几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关于整治“人情风”的红头文件多如牛毛,其实质就是懒政思维,但其效果又将如何?屡禁不止,“人情风”愈刮愈烈。所以,加强自律,加强监督才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一旦背离依法治国的轨道,再多的红头文件也只是空纸一张。

  央视4月6日晚的《焦点访谈》栏目,就是让大家真正认识到大操大办的危害和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做到不主张,不参与,倡导和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切实加大督查惩处力度,健全群众监督举报机制,真正从教育、制度、监督三个方面入手,有效遏制“人情风”的泛滥。

 

            (作者为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荆州市诗词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会员)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