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莫当扶不起来的“阿斗”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6-2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廖君健】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近日,笔者前往某低保申请户家中组织测评。村组长召集群众参加,已经重复了无数次的场景再次上演:现场满是争吵、争论、议论,且个个义正辞严:“我比他家穷多了,凭啥他行我不行?”又一日,笔者入户核查。往某对象家里一看,家徒四壁、满眼寒酸,想不救助都不忍心。然而村组干部、周边群众众口一词:此人一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好吃懒做!面对此情此景,到底该作何决断?

  当前,很大一部分人以当上“低保户”“贫困户”为荣。有的住着宽阔的房屋,开着小轿车,却说自己从来没得到政府送来的米、油等照顾,所以心里不平衡;有的兄妹好几个,个个房大屋宽,甚至居住在城里,却不管父母死活,硬要把孝老的责任推给政府;有的人四肢健全、无病无灾,为了获得救助,故意离婚、瞒报财产,甚至屡次三番串访闹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的膝下儿女成群,个个生活富足,有了难处不是指望儿女,而是理直气壮要找政府,口口声声儿女自有儿女难处,能向政府要得一点是一点;有的一生东游西荡、不务正业,到头来自然一无所有,却心安理得享受政府救助;还有的贫困户即使得到的救助再多,都是穷得有理,也丝毫没有丁点感恩之心,但只要稍不顺意,便叫街骂娘……

  时下似乎是这样一种状况:人人争当“贫困户”,个个想要“吃救济”;当上贫困户的心安理得,甚至觉得高人一等;没当上贫困户的,牢骚满腹、谩骂政府和社会、抱怨不公……众人之所以有这种心态,笔者认为,从表面看是私心太重、贪欲使然,想依靠惠民政策,不劳而获得到钱物补助。但往深里想,是否属人的道德信仰缺失、善恶美丑颠倒使然?

  “要懒懒到底、政府来兜底”,“该懒不懒、政府不管”、“政府的便宜不要白不要”……有了这种想法,无论客观原因如何,主观上,你志已穷了。在人人争当贫困户的环境中,贫困已成为不知羞耻的怪异文化,正渐渐稀释着“人穷志不穷”的精神传统。而重数据轻人品的救助,更是无形中培育了大批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无庸之人,将他们的廉耻感消耗殆尽。

  以民为本,不是以懒汉庸人为本;为民解困,不是解咎由自取之困;为民服务,更不是为会哭会闹的人服务。在当前大环境中,如若一个家庭生活水平还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下,需要依靠政府的救济才能穿衣吃饭,抛开因病因残原因,其中最最重要的一条,莫过于精神上严重缺钙,丧失了做人起码的志气。人常说因果自有报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该奋斗的年纪浑浑噩噩、游戏人生,到晚年注定惨淡凄凉、吃苦遭罪。这样的苦果就应该自尝自品自咽,根本不值得社会同情救助。

  扶贫先扶志,失志的贫者是永远扶不起来的“阿斗”。“贫困户”“低保户”更不是铁饭碗,端上了就砸不破。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一个人物质贫困可能只是一时,但精神贫困必将伴其一生,想办法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贫困现实。甘当贫困户、坦然吃救济,只能永远处在贫困层,会毁了一生脱贫的斗志,更会毁了一家人甚至子孙的未来。

  笔者真诚呼吁:贫困户,莫当扶不起来的“阿斗”!一方面,如果你是真的贫困户,希望你振作起来,学技术、学经营、勤劳作、善持家,政府帮一把,自己蹬一脚,力争早日摆脱贫困。若不够贫困,希望你挺起脊梁,尽到自己该尽的义务,守住为人的基本底线,多向正面典型看齐学习,毕竟吃低保不是什么出彩的事;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埋头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别忽视了精神扶持、思想道德教育。相关职能部门在为救助对象算清经济账的同时,还应加大人品口碑、道德修养的考量,莫让“会哭会闹的孩子多吃奶”。

 

  (作者单位:松滋市社会救助局)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