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杂谈:从“都江堰”到“当家堰”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0-10-1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代荣】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据史料载,大禹出身在公元前3376年六月初六的四川省广柔县,今都江堰市的汶川一带。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人民苦不堪言。他和父亲鲧,即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父亲鲧的身上吸取深刻教训,变堵为疏,13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斗,“三过家门而不入",耗尽心血和体力,终于完成治水大业。其间,在治理岷江水系时就涉及到都江堰,必须一起治理。用如今的话说叫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先上游后下游,由后来人李冰系统整修了都江堰,达到了分洪保安全、蓄水灌农田的目的。所以,后来人至今都有口皆碑。没有大禹治水,就没有黄河两岸人民今天的幸福;没有大禹治水,就没有都江堰今天的无限风光。这或许就是“先人栽树,后人乘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

  农村的“当家堰”,应该说,都是由几千年前的都江堰繁衍而来、派生出来的。长嘴的要吃喝,长根的要水肥。能保10亩以上(一、两石种面积)农作物丰收的堰塘才叫“当家堰”。不是盘古开的,而是农夫挖的。一接住“龙尿”(天降雨水),二留住“客水”(田漏渗水),三保住庄稼丰收,四维护人类生存,因为每一个人的总体重量中含水分高达60%~70%。所以,自有人类生存繁衍和农耕种植发展以来,都十分重视大兴水利。设施从无到有、总数从少到多、容量从小到大,直至“当家堰”举目可见。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在伟人毛泽东的领导下,大、中、小型水库的广泛兴建而沿灌区开渠挖塘,又强力促进了“当家堰”的星罗棋布,进而推动“油稻稻”“麦稻稻”一年三收、旱涝保收。但由于进入80年代以来的年久失修,大多数“当家堰”成了“污泥淤平堰坎坵,堰堤难走人和牛,空降雨水留不住,天旱十日就发愁”的“偏灯塘”“碟子坑”“残水缸”。尽管进入21世纪后,采取了万民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挖万塘的大行动,但效果很不平衡,充其量恢复原盛水量的只有原来的一半。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不高、农田撂荒,因抗旱而使“豆腐整成肉价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都江堰”由于锦上添花,成了闻名举世的5A名胜旅游风景区。游人络绎不绝,财宝滚涌而来,富民强国,复兴圆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作出了卓越贡献。如果说,我们能拿出“都江堰”画龙点睛的精神,能下定“五城同创”的决心,能投入建设生态涵养区、湿地公园的财力物力人力,能按照中央要求、纳入振兴农村统一规划、上齐强有力领导和专班真抓硬怼,至多用五年时间,“当家堰”必然会变成农村的金山银山之一,会变成乡村旅游的靓丽景观,会变成振兴三农的响亮品牌。

  事在人为,关键在领导。只要党政果断亮剑了、大员闪亮登场了、专班安营扎寨了、一把手冲锋陷阵了,“当家堰”的前景一定会效仿“都江堰”,彰显特色、发挥特长、收获特惠。

 

  (作者简介:黄代荣,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松滋杂文》编委,编辑出版有诗文集《心地烙印》,诗词集《洈水一滴》)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