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闲话妒忌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2-06-11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朱亚夫】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第七届克权杂文奖_横_400.jpg


有这样一句歇后语:武大郎开店——比他高的不要。非常形象地讥讽了那种忌贤嫉能,不容水平比自己高或能力比自己强的人。这就是妒忌心理作怪。

常言道,人有七情六欲。一般解释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其实,妒忌也是一种感情。这是一种对容貌、才能、地位、名誉、学识、财富、处境、情爱等比自己好的人怨恨之情,有一股酸溜溜之味,在爱情之中常演化为“吃醋”的说法。

妒忌,也可作“忌妒、嫉妒”,看来与生俱来,属于人之常情。你给一二岁的幼儿吃糖果,若糖果被旁边的小孩抢走,幼儿就会哇哇大哭。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召南·小星序》中就有:“夫人无妒忌之行。”郑玄笺:“以色曰妒,以行曰忌。”将妒忌作了分类,以后《汉书·礼乐志》:“人性有男女之情,妒忌之别。”

妒忌既是人之常情,是人的一种本能的保护行为,它好像空气中的灰尘,无所不在,防不胜防。只要不过分,也不必苛求,一笑了之。在爱情中,小小的醋意,还可增加生活的情趣。西哲说过:“对心胸卑鄙的人来说,他是嫉妒的奴隶;对有学问、有气质的人而言,嫉妒却化为竞争心。”

相比较七情,妒忌,往往是隐晦的,不形于色,但它最摆不上台面,是一种最不可捉摸的感情。唐·白居易有名诗:“妆成每被秋娘妒。”每次化好妆都会被同行的歌姬嫉妒,秋娘为何生妒恨?比她好看,她觉得会失分么。但又说不出口,只能噘嘴不高兴了。不过妒忌是妒人所能,总是小人所为。


乐朱亚夫杂文闲话妒忌.jpg


有人认为女人多妒,其实男人也有妒心,而且发妒起来,更狠更血性。著名作家梁晓声说过:“如果说女人嫉妒之陪衬物常常是眼泪,那么男人嫉妒之陪衬物却极可能是鲜血。”他还讲了一个极端的事例:某偏远乡村,几个未婚男青年,合谋杀害了自愿到那里当小学教师的一位大学毕业生,然后一起投案自首。法官问及杀人动机,他们如此回答;“因为他来了,姑娘们才开始看不起我们,议论我们没文化。我们愿意没文化吗,我们不杀他杀谁?”你看妒得理直气壮,嫉得莫名其妙。由此想到时下的流行语“羡慕嫉妒恨”,由“羡慕”开始,经过“嫉妒”发酵 ,最后生出“恨意”,终起杀心。

妒忌产生于自己熟悉人和事中,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彼此越了解,妒忌心理越强,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所以该隐只能由于嫉妒就杀死了他的亲兄弟恶伯。”与你一起进公司的同事高升了,昔日的同学荣登名人榜,以前的战友飞黄腾达了,甚至朋友获得的掌声多一些,部下的名声比他响一些等等。有的人就会心里不平衡,产生了落差,于是有些落寞,有些失落,甚至心生妒恨。有家单位领导班子不团结,二把手要求“将相和”。一把手说:“什么将相和?我是将,你是兵!”疫情封控期间,政府发放保供物资,有的人为少得一把葱、几棵菜,斤斤计较等等。

怒从心头起,妒由醋意生。妒忌往往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比较中滋生的,妒忌心理往往来源于将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自己身矮,容不得他人身高;自己做不到,也不容许他人去完成;自己无德,就妒忌别人美德。《水浒传》中,当家首领王伦对林冲上山妒贤嫉能,结果落得被火拼惨死的下场。

丑陋之人害怕镜子,坦诚之人喜欢微笑。猜疑是妒忌的催化剂。一有猜疑,望出去全是偷斧的可疑之人;一有疑心病,妒火就会燃烧起来,并越烧越旺,终成熊熊大火。莎士比亚悲剧《奥赛罗》中奥赛罗军队升迁,封凯西奥为副将,伊阿古为旗官。伊阿古对此猜疑不已,很不满意,由此妒火中烧,施展种种阴谋诡计,结果造成了奥赛罗惨杀爱妻,将帅失和的悲剧。

妒忌的关键是“忌”,心上有己,事事想着自己,害怕别人对自己有威胁,由此生妒,不能自已。可见妒忌之人,往往是自寻烦恼,其实活得很累,就像铁锈也会腐蚀自身一样,任由妒火中烧,就会从妒人开始,到害己结束。三国东吴大将周瑜,人称“世间豪杰英雄士”,但他容不得诸葛亮比他聪明,几次动杀性,死前还对天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诘问。


(作者简介:朱亚夫,笔名方波等,上海市人。曾任《上海老年报》总编助理兼副刊部主任、《军休天地》杂志主编等。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年旅游专业委副主任。1970年在《人民日报》首发杂文,2009年以一篇杂谈,促成了一项全市性的“迎世博”活动,最后诞生了新“沪上八景”。有《杂坛徜徉录》《人生畅想曲》等专著10多本)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