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牢骚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5-21 【来源:转载】 【作者:冯广云】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崔华贵是计量局长,今年52岁,阔嘴大眼、满头浓密的黑发,块头硕大。他很注重养生之道,在近十多年来,体重一直保持在78公斤的水平线上。计量局是新机构,眼下只有八人,有五个科级干部,是由他一手提拔的,另外两个:一个是打字员小黄,一个是管总务的老张,也是他亲手选调的。这个班子目前还算得心应手。有时遇到不顺心的事,只要局长一带头,都跟着发一通感慨,接着就是一顿牢骚。只是崔局长官大气粗,牢骚比推都发得高。比如,计量局修个小厨房都要左请示右报告,如果超点支,还得先挨“克”,交检讨……,有的部门修个厕所,大捆大捆的钱花了,也没见人放个屁,能没有牢骚吗?

  也难怪,这个既无人权,也无财权的窝囊局,挂个长也实在寒酸!崔局长想。

  三个月前,从外地又调进一个大专生肖畅,学地质的,今年42岁,是这个局唯一的知识分子。崔局长先是推托不要,理由是年纪偏大,专业又不对口,不好安排。其实呢?是干部制度改了革,要提拔有文凭的、40岁左右的年富力强的人,崔局长连对这个新制度的牢骚都还没发完,又要调进一个威胁自己地位的人,他能不紧关大门吗?转念一想,过度地推辞也惹不起组织部门,崔局长只有勉强答应。

  崔局长还是紧接着焦急了两天两夜,等到把对策想好了,心气才平静下来。

  崔局长以为他是个戴眼镜的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哪知肖畅一到,大出预料,他不仅不戴眼镜,而且长得又黑又瘦,活像根涂过漆的钓鱼竿,总计不过百十来斤,根本没生出个官相。崔局长突然萌生了一种安全感。

  “肖畅同志,你来得好,我们这里就缺有学问的人!”崔局长边说边给肖畅端茶。

  “其实,很可能使您失望,我学的专业没用上,大多已经遗忘了。现在接触新的工作,必须从头学起,以后还得请您多多帮助!”肖畅诚实又略带恭谦地说。

  “那没关系,你的基础好,只要留点心,长劲要比我们快得多!”崔局长说得也挺爽快。

  崔局长按照常规介绍了一翻情况后,继续轻松地说:“你对工作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提。”

  “听从组织安排是我们党员的老章法,干什么都行。”

  “那好。根据支部研究的意见,你就在法规科抓统计工作。这个任务很重要,既要有分析综合的能力,又要心细,相信你会干得很出色!只要好好干,前程还很远大,你看我都过五十了,年龄偏大,水平偏低,已经日落西山喽!”说完,哈哈大笑。

  肖畅从不食言,对崔局长的谈话他心悦诚服,第二天就走马上任了。

 

  二

  一个月快到头的时候,组织部的丁干事电话找崔局长,询问肖畅原来所学的专业。崔局长吃了一惊,一时竟想不起来。肖畅正在办公室忙汇总,崔局长拿着听筒大声喊道:

  “老肖同志,你过去读的什么专业?”

  “水纹地质。”肖畅奇怪地走到门口说。

  “哎哟哟,又是个学地质的!怎么搞的,都钻这个冷门?……”崔局长半是惋惜,半是牢骚,竟然忘记是在给组织部回电话。好在丁干事和自己的儿子是娃儿朋友,过去经常在自己家里出进,颇有点情份。他觉得必须去解释一下,更重要的是打听个究竟。于是,他骑起单车就往组织部赶。丁干事说只是为了填写一份学历统计表。崔局长提到喉咙的那颗蹦蹦跳跳的心顿时落了下来,然后转忧为喜地回到了计量局。

  崔局长走后,肖畅坐在办公室闷想:“崔局长是工作多年的老干部,为什么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学地质有什么不好?李四光就是学地质的,他发现了大庆油田,为祖国摘掉了贫油国家的帽子。七十年代曾谣传北京有强地震,他的科学预侧,一锤为党中央定了决策,使首都人民和外国使节免除了一场虚惊,避免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挽回了黄金难买的国际影响。他的贡献震惊了全世界!过去不谈,现在的四化建设离得开科学的水纹地质吗?!”

  其实,在学习地质专业上,两人走过不同而又相同的路。崔局长在七十年代初被调到一个地质堪探队任职,上级为了使他成为内行,曾让他进修半年。但他觉得自己文化低,学得吃力,加上参加工作就学习抓阶级斗争,对地质学完全没有兴趣,因此,与其说是进修半年,倒不如说是休息了半年。他的身体也从这里开始发福。肖畅五十年代后期考进水文地质专科学校,并以优异成绩于1962年毕业。当时正值国家困难,碰上了大精减,他和其他许多不同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一样,响应党的号召下放回家了。以后曲曲折折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地质专业也一直没排上用场。但他酷爱这门科学,从来没有间断对它的钻研,直到现在,还在利用业余时间写论文。一个人一生致力追求的科学,没有比受到别人的歧视更讨厌。他觉得崔局长有点无知。不过,爱好和看法的不同也要允许存在,他认为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必须有要去同崔局长争长论短,只是轻轻地嘘了一口气。

 

  

  “肖畅第一炮没有打响!”

  “椐群众反映,肖畅对当办事员想不通,闹情绪,包袱沉重!”

  “要官的不给!像什么话?…….就背包袱,发牢骚,伸手要官!……坚决不给……我崔华贵说的!……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要求更要严格!”

  这是崔局长在一次支委会上的发言片段,消息当然不胫而走。何况崔局长要求法规科长直言不讳地转达给了肖畅。大凡拥有权力的人,如果别有用心,是很善于利用合法身份在各种场合谈出群众对某某的看法,然后入情入理地加上自己的观点的。对那些符合自己心计的群众意见。即使是一个人的信口开河,也是难得的宝贵资料,更用不着查证落实!这些由领导加工提炼过的意见,再有几个不明真相的同志帮助一传,一种舆论的力量很快会成为乌云压项!

  肖畅抵挡不住,他感到委屈和沉闷。一个刚进入新岗位的人,多么希望用自己的实绩和勤勉来创造出崭新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这是一个略有理智的人都具备的起码心理。他觉得自己像一支雏鸟,刚起飞就被无名子弹击中。“伸手要官”,多么腐朽的个人主议意识!又是多么令人失魂落魄的帽子!在我们这片历尽沧桑的土地上,当官欲仍然像久治不愈招的浓疮,毒害着不少人和人民的事业,损害着伟大民族的形象!问题是这些少数人往往城府很深,他们佯装的正经和表面的堂皇掩盖着虚伪的实质。不到关键时候是很难认识庐山真面目的。可是,我肖畅从来就不是这种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无法忍受的意见?

  他忐忑不安地去找崔局长。时间已经是夜晚。他走到他的家门口突然停止了敲门的念头,因为屋子里传出很不平常的谈话声:

  “……王部长,还是请你再三考虑我的意见。我的年纪虽然大了一点,但我的身体还很硬朗,记性也不减当年,我决心再干上三五年……再说,计量局的接班人我还没有培养出来……”崔局长讲得很真诚,是否还夹杂着悲哀。

  啊,原来是组织部王部长在给崔局长做提前退休工作!肖畅突然觉得进去不妥,听下去无益,必须马上离开,正待转身挪步,崔局长的门突然开了,强烈的灯光一下子罩住了他那单薄的身躯。崔局长骤然发现了他。

  崔局长惊愕地问:“这么晚了,你怎么……没休息?”

  “哦,我是来找您谈心的,想不到您有要事……我的事很简单,您看,才写上去的。”肖畅把纸条递过去。崔局长接过很快往下看:“崔局长,你太不了解人,我要的不是官,而是平等相待!”崔局长突然紧锁眉头,嘴角抽搐地嚷着:“反了,反了,以后我找你……”

  不久,新局长接任,但不是肖畅。崔局长又越发有了牢骚,不过,再没有人帮腔。

  同一天,肖畅被录取为水纹地质研究员,是王部长和丁干事首先贺的喜。

 

  (原载1986年4月19日《工人日报》)

 

  (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中国东方书谱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百科全书编篡委员会特邀编委,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作家协会个私协分会主席,已出版文学作品集《冯广云文集》)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