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散文:沈园问情(下)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09-2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乐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应该说,陆游的一生,从文学成果上来说,是富有辉煌成就的,算是南宋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他自幼聪慧过人,先后师从毛德昭、韩有功、陆彦远等人,一生留下近万首诗词,还有散文名篇《老学庵笔记》《入蜀记》《渭南文集》《南唐书》等,再加上他秀润挺拔,遒健奔放的书法风格,也被朱熹赞誉为“笔札精妙,意致深远”,应该说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和一代文豪,为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和鸿篇巨制的精神财富。

  

浙江绍兴沈园南苑的陆游全身铜雕像

  但是,陆游一生在官场政治中却极其不得志,与他的文采风流相比,应该说一直是个失意落魄者。陆游年轻时就以慷慨报国为己任,把消灭入侵的敌人、收复沦陷的国土,当作自己人生的第一要旨。但是他的北伐中原,抗敌报国,驱逐胡虏,收复失地的理想和主张屡屡受挫,与当朝权贵们的想法格格不入。他与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辛弃疾,应该说算是志同道合的文友加密友。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五月,陆游回到山阴后,辛弃疾曾来陆家拜访,二人促膝长谈,共论国事。辛弃疾见陆游住宅简陋,多次提出要帮他构筑田舍,改善生活状态,都被陆游谢绝。因此,陆游一直过着简朴勤苦的日子。陆游的郁郁不得志,事实上与他的政治主张不合时宜,始终坚守收复中原的人生理想密切相关,念念不忘地上疏,向皇上建议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徐图中原,让他时常受到冷脸相向,从而决定了他时运不济,虽然纵有雄才大略,也不被南宋皇帝看好。在南宋官吏中,有一文一武两位不知顺应时势,让皇上觉得不知天高地厚的著名抗金英雄。文臣当然就是大诗人陆游了,而那位武将,命运结局要比手无缚鸡之力的陆游,下场更加凄惨百倍,他就是著名抗金英雄大元帅岳飞。历来都说岳飞是被权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而害死。在杭州时,我曾两度蹭到那西湖北岸,栖霞岭下的岳王庙、岳家坟去拜谒。在岳飞岳云的坟陵东头,跪地而向的秦桧、张俊们,其实受尽了数百年的“冤屈”。岳坟墓阙上的楹联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对秦桧、张俊之流极尽嘲讽鞭打,而那几尊铁像却也跪在那里“满腹牢骚”:囚杀岳飞,要不是皇帝老儿早存有这心思,我等奸贼纵然有两个脑袋,也不敢轻举妄动啊!这口800多年的大黑锅,还要让我们背多少年?!

  只要细读细品岳王庙里的解说文字,再到西湖边上李克强总理曾经造访过的晓风书屋,去买一本专题解读岳飞与西湖的书籍,就会发现岳飞其实是死于他自己口口声声挂在口头上的誓雪靖康之耻,力主北伐中原收复汴京,迎回徽宗钦宗。正是他“……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一次次“怒发冲冠”,才彻底断送了骁勇善战的岳家军,还搭上了岳家父子的性命。那被世人辱骂数百年的宰相秦桧,只不过是为宋高宗赵构背了个大黑锅,让人家借他的污名,铲除了最大的心头之患。你岳大元帅再会打仗用兵,至少你也得想个明白,你是要为谁而战,为谁而去拼命血搏吧!明明偏安一隅的小南宋,已经有了我大宋现存的正宗皇帝宋高宗赵构,你时时刻刻都还叫嚣什么要迎回徽、钦二宗,要是那两个落难老皇帝真的回来了,我赵构的皇位还能保住么?所以,宋高宗赵构是一万个不想让你岳飞去雪什么靖康之耻的,我赵构宁愿金人把徽、钦二宗折磨致死尸横大漠,也不会愿意他们平安归来的!而那位不知世故人心,只会鲁莽带兵的岳飞,就是解不透这其中暗藏的关节,最后才落得被赵构借用秦桧之手,来了个莫须有而死。幸好岳飞还遇到了那位对他仰慕有加的善良狱卒隗顺,甘愿冒着杀头之险,将他的遗体连夜背出临安城外,偷埋在九曲丛祠旁,才秘密保全了他的尸身,没让丢弃到那风情万种的西湖中去喂鱼虾,也才有了岳飞的尸骨后来迁葬到栖霞岭下。


绍兴沈园务观堂:陆游纪念馆正面

  陆游虽然没有丢掉身家性命,但他矢志北伐,收复失地的那一腔致死不渝的炽烈情怀,也是与当时南宋小朝廷偏安于临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自满自足心态极不吻合的。当时的南宋,虽然国破山河碎,但它毕竟地处山川锦绣、富贵繁华的杭州,让权贵们过着声色犬马的快活日子。古代的人们把成都说成是天府之国的人间乐土,说句大实话,要是把杭州和成都相比较,人们都会选择杭州这片风水宝地的。在杭州看到一个传说故事,据说那远在白山黑水靠征战起家的金人,本来只想抢夺下汴京也就是河南开封以后,就以大江为界,呆在中原过他们很满足、很富贵的日子的。后来一位敌国的大谋臣,突然读到了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词最后一句的大意是:他日要把这看到的美好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好向朝中的人们夸耀一番!柳永夸耀还是没夸耀都不知道,倒是他的词被敌国谋臣读到了,一下子就被杭州的美景和富庶所迷恋,于是积极献策强兵一路南征,与南宋王朝展开了生死决战,最终导致了南宋的灭亡!看来柳永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倒成了南宋亡国的丧钟。这首词作撼天动地的力量,肯定是要远远胜过陆游的《钗头凤》了。

 

  

  陆游也是个倔强刚烈、宁折不弯的脾气,骨子里积聚着刚直不阿的本性。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到临安参加锁厅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对其学识才情十分欣赏,将他取为第一名。正好奸相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考试,位居陆游名下。这还了得?秦桧大怒,竟欲降罪主考。次年(1154年),陆游又参加礼部考试,秦桧公然下令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从此陆游被秦桧所嫉恨,仕途不畅。直至4年后的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秦桧病死,陆游才得以初入仕途,出任福建宁德县主簿。

  陆游做人的品质也类同岳飞,他时常把北伐中原放在口头上,使得投降求和派对之十分嫉恨。只不过朝廷中人,大都量他只是个无用的书生,掀不起大风浪,才不太把他的“胡说乱道”放在心上罢了。我们来看陆游是怎样醉心于北伐大业的吧:

  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陆游上书张浚,建议早定长远之计,誓死收复中原。

  乾道七年(1171年),王炎宣抚川、陕,驻军南郑,征召陆游为干办公事。陆游只身到南郑幕府就任后,为王炎草拟了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平戎策》,提出“收复中原必须先攻取长安,取长安必须先取陇右;要多多积蓄粮食、训练士兵,有力量就进攻,没力量就先固守”的大方略。当年十月,朝廷彻底否决了北伐计划《平戎策》,出师北伐的计划也毁于一旦。但陆游亲临抗金前线8个月,力图戎马报国的这段军旅生涯,却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强烈记忆,也为他的诗词创作,积累了源源不断的题材。

  虽然此后陆游再没有涉足军旅生活,但他的强兵北伐之志至死未泯。宋宁宗赵扩时期,韩侂胄依仗自己是赵扩妻韩氏的叔父,一手把持朝政,独揽朝中大权。嘉泰四年(1204年),辛弃疾奉召入朝,陆游作诗送别,勉励他为国效命,协助韩侂胄谨慎用兵,早日实现复国大计。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请宁宗下诏,出兵北伐,陆游闻讯欣喜若狂,但因韩侂胄用人失察,西线吴曦叛变,东线丘崈主和,韩侂胄日益陷于孤立境地。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了韩侂胄,遣使携其头颅前往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当这些不幸消息传来后,陆游悲痛万分。次后不久便忧愤成疾,卧床不起,并于嘉定二年(1209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享年85岁。陆游的游魂虽然远行了800多年,但他心中那口没有亲眼看到赵宋王朝击败金人,收复中原的恶气,至死亦阻截在喉。


绍兴沈园南苑陆游纪念馆内陆游像及毛泽东书写的陆游诗

  弥留之际,陆游还是咽不下心中的闷气,留下绝笔诗《示儿》作为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在死去时,方才知道一切都是虚无的,什么金钱美妾,华屋宝宅,都已百无一用。但我至死都放心不下,行将断气时还悲痛万分的,是那北方中原仍在外族窃贼之手,没能收归大宋!等到宋家王朝的雄师平定中原,收复汴京之时,你们在家祭祷告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喜人的消息告诉你爹我,让我也在地下乐哈乐哈啊!

  然而,陆游的一腔热血满怀期待,最终化为了一场美梦灰飞烟灭。在他去世66年后的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被蒙古铁蹄一脚踢翻,赵隰被俘,最后两位继位的皇帝,在残喘之中流亡3年后最终被蒙古强兵剿灭殆尽。这个于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策动兵变,而黄袍加身的赵宋王朝,存世319年后于1279年寿终正寝。直至料到自己马上就会死去,陆游都还念念不忘北伐大业,对九州不同日月光亮而死不瞑目。值得庆幸的是,陆游是因为忧愤至病,老病交加而自然去世的,这比起那位誓死抗金的岳大元帅,不但搭上了自家性命,还连累了长子岳云受害,总算还是要幸运多了。

 

  

  综观陆游一生,他总是在郁郁寡欢,不大如意。他一边深切地忧国忧民,矢志于王师北伐的宏伟大业。一边又儿女情长,数十年里愁思苦脸,对前妻唐琬牵肠挂肚,音容难忘。这两大牵挂,组成了他诗词唱和的核心主题,也铸就了他坎坷不平的的悲剧人生。

  陆游已经说得够多够细了,接下来,我得说到唐琬。

  传说唐琬后来再来游沈园时,意外见到了陆游题写在粉壁墙上的《钗头凤》词,内心不由波澜翻滚,十多年前与陆游诗词唱和,“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海誓山盟鸣响于耳,实在无法剪断那缠缠绵绵的缕缕情丝。于是提笔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词。不久后便满怀着对陆游的千般爱恋,万般离情愁怨而死。从此与陆游阴阳两隔,留下了陆游后来大半生诉不尽表不完的追悔。但是,反观陆游的一生,当他仕途春风得意,文才颇受皇上称赏,在官场生活中活得十分滋润,处处顺风顺水时,也便淡忘了那个早已深埋在一抔黄土中的唐琬。只有当他浪迹天涯数十年,体貌憔悴疲惫不堪地归来,才会想到早已香消玉殒的唐琬。加之他自己也已垂暮之年,回到故乡山阴后,勾连起昔年旧事,才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时不时去那沈园幽径上踽踽独行,追忆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幕幕影像,从而写下了多首“沈园怀旧”诗。由此看来,陆游对唐琬的夫妻之情、异性之爱,远没有后人所渲染的那么时时刻骨铭心,往往只不过是在人生失意,暮年垂老时,开给自己的一方情感安慰剂罢了!所以直到年高81岁时,白发苍苍的陆游,都还情痴意迷地感叹:“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这虽然怀有对唐琬的追念之情,但更多的,似乎还是对自己生命之灯行将熄灭的感叹和无奈!

  流传至今达800年的唐琬和词是真是伪,也是需要史家继续考证的。因为“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唐琬的这首和词,是不是真为陆游前妻所和,至今都还在争论不休。作为当代考古学大师,郭沫若先生也在《访沈园》中置疑道:“这词为唐琬所见,她还有和词,有‘病魂常似秋千索’,‘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等语。和词韵调不甚谐,或许是好事者所托。”郭老主要是从和词的韵律不谐调上,来猜测唐琬的和词不像个“才女”所作,因而怀疑流传数百年的唐琬《钗头凤》是伪作,这样想来也是有道理的。伴随着两首词的流传,沈园也在风雨飘摇中历经坍塌复建,同陆、唐两人不幸的爱情遭遇一样,受尽了凄风苦雨的吹打,直到最近30年来,经过3次修复,才有了如今的规模和景观。

  然而,如今表皮古色古香的沈园,尽数褪尽了她凄美静雅的至爱本色,笼罩着过量的铜钱味,满园浸润着世俗男女偷欢纵情声色犬马的喧嚣气息。据沈园之夜宣传资料介绍:沈园之夜是一个夜游景点,有“码头恭迎、市井夜市、开园仪式、诗境游园、乡饮酒礼、礼饼献瑞、开戏鸣锣”等风情表演。还提供家丁恭候、宋币换购、管家迎客、侍女讲解、品饼饮酒、民乐伴奏、堂会表演7项付费服务。游客可以在参与“宋代大户人家”的开园仪式表演后,在“侍女”陪同下男女携手游园,欣赏风情大戏,醉卧在花前月下、灯影酒香之中,“真实感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与前妻唐琬凄美的爱情故事。欣赏堂会表演《沈园情》,感受浓郁的绍兴地方文化风情。我一直不大甘愿去游这么个俗气与金粉气掺杂的沈园,大约也是出于对这个不大得体的整体“表演氛围”,心生嫌隙不大畅快的根由。


绍兴沈园正门外通往鲁迅故里小河中的乌篷船

  虽然对今日的沈园风情不大钟情,但我在沈园还是要比郭老大文豪呆的时间长多了,漫步游走了大约两个多小时。正当我走进那座问梅槛的时候,沈园的保安已经在大声吆喝,要我赶紧走人,因为时辰已经过了日间游闭园时分,再过半小时半夜笙歌,情欲流淌的“爱在沈园,沈园之夜”的欢歌艳舞就要开场。我对那夜色迷蒙下的沈园,丝毫提不起哪怕只从篱笆门缝偷看一眼的兴味,急匆匆跨过那座小石桥,要去凝视东昌坊口晚霞辉映下的鲁迅故里,夹在那些月落柳梢头仍不舍离去的人群中,再多看几眼三味书屋前那静静流淌的小河,那荡漾着欢声笑语的乌篷小船。

 

  

  800年的沈园,历经寒霜炎夏,沧桑更迭,拆拆建建,是是非非,一直争议不绝,皆因陆游的一首词而源起,至今仍在吸纳着成千上万的“陆粉”,前去追寻爱的真谛,情的漫溢,景的美艳,池的静谧,前往慕名体验那凄美故事的今日风月。游了沈园不多日后,我挟带着对杭州风物,断桥苏堤,虎跑灵隐,狮虎龙井的依依离情,回到了阔别数月的江城。此生往后,料想断难再去踏访沈园了。但有个问号却一直困扰着我的思绪:数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以来,人们对陆游母亲唐氏的责难与挞伐真的公道么?把她丑化曲解为奉行封建家长制、拆散恩爱夫妻的世俗恶魔,是不是有悖于传统教子育人的公序良俗?是不是与中华民族历来倡导苦学立志,要视建功立业报效桑梓为人生航标的道德说教相背离?

  关于陆游与唐琬分离的原因,陈鹄说“不当母夫人意,出之”;刘克庄说“二亲督教甚严,恐其惰于学也,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相比较而言,大多都认为刘克庄的说法较为可信。这个爱情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因陆游父母担心儿子整日眷恋于男女私情,影响了对“功业仕途”的不懈追求,才不得不下此狠手。

  陆游母亲唐氏本是江陵,即今荆州人氏,是宋神宗时代江陵籍宰相唐介孙女。由于陆游母亲本身就出生于名门望族,她殷切期望自己享有封荫特权的儿子,能承继祖辈功业,效命江山社稷,为残破不堪的南宋朝廷献计献策,致力收复大好河山,本来这是很正常的育儿理想。而天资聪颖的陆游,却在和唐琬成婚之后,一味醉卧于花前月下,贪恋床弟之欢,不知今夕何夕,早已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禄、甚至家人亲情,都抛置于九霄云外。整天迷恋在唐琬的如水柔情,鱼水欢悦中,完全淡忘了金榜题名,登科进阶,光耀门庭的男儿志向,加上又说唐琬不育,不能为陆家延续香火。陆母在大声苛责,一再劝导之后,陆游始终未见改正劣习,才使得陆母对儿媳唐琬心生责怪,认为唐琬会是陆家的扫帚星,要把儿子前程耽误殆尽。于是这位盼儿成才的母亲才狠下心来,严令陆游写下一纸休书,将逗哄得陆游魂牵梦萦的唐琬一举扫地出门。


绍兴沈园南苑内的《铁马冰河》群雕

  陆游正是从与唐琬的痴情迷恋中解脱出来后,才重新发奋读书,为南宋北伐上疏献策,并亲临军旅前线,与朝中的主战派一道,以坚定的意志抗击外侮,至死期望着为国家统一搏命一战。同时也在诗词、散文、史籍创作上,取得了让后世仰视的丰硕成果。

  严格地说,要是没有陆母唐氏快刀斩乱麻的雷霆之风,潜质卓越的陆游,极有可能会是一个贾宝玉、刘阿斗似的花花公子,常常流连于唐琬的玉腕香腰间,醉生梦死、儿女情长,吟诵出一些风花雪月的情诗艳词,南宋王朝将少了一位力主收复中原,抗金北伐的铮铮好汉。中国诗歌史上,也会少了一位屈原似的爱国主义英雄诗人。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学而优则仕,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无一不是在倡导热血男儿要奋发苦学,胸怀大志,建立功勋,光耀门庭。哪怕如今的中国教育体制,仍然是在沿袭古人教诲,从幼儿园起,就在刻意教导那些本来纯朴光洁的幼小心灵,去着力登顶那高耸的宝塔尖,做一个“人上人”。我们现行各级政府的精神取向,不也是在着意渲染功名第一,落败可耻的人生理念吗?刚刚过去的夏天,河南籍中国女排国家队主攻手朱婷,在获得巴西里约奥运会冠军后,当地政府闻风送来了“无坚不摧”的牌匾,朱家不花一分一文,获赠到做梦都不敢想、总价值380万元的商品房。试想当初,当朱婷尚未成名,贫贱父母为了女儿前程,整日焦头烂额,不惜卖房筹款,资助女儿打球的困窘时刻,当地政府和赞助企业,为啥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呢?那时候要是多积些雪里送炭的功德,我看远比今日拉下脸皮去套近乎,给人锦上添花要珍贵百倍!

   把800多年来毫不相干的两件事连在一起深思,我看历代文人,现时写手们,把陆母唐氏等同《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视作《白蛇传》中的法海,是极不妥当的道德绑架!虽然从男女情份上说来,陆游和唐琬确实恩爱情长,陆母将他们活活拆散,似有些过分之嫌。但是,要是陆母不用铁的手腕,横起心来了断这桩姻缘,一个忧国忧民、矢志奋进的陆游,可能真的会毁于男欢女爱的平庸日月里。如此想来,既然朱婷父母在困境之中,有胆量卖房助女,最终大获成功,赢得了世人敬重,成为举国皆知的“最美家庭”。那么当陆母唐氏发现才学过人的儿子,整天沉迷于情色之中不可自拔时,断然出手割断他的情缘,重新为他选择一位忠厚老实的妻子,助力于他的成功,也是不该老背着一个千古骂名的!

  正是在我们的历来说教中,不能以包容和剖析的公正态度,来于情入理地诠释那些历史故事,爱情典故,才使得当今时代的男女,在情爱婚姻的搭配中,完全听不进长者前辈的逆耳忠言,滋养出了一大批我行我素的道德叛逆者,从而戏演了无数今日结婚、明日离异的人间活剧来,令人贻笑大方。

  我不是陈腐的道德说教家,也不是人类婚配契约的裁判,但我也有我的思考。我理智地认为,我们的文人雅士们,是不该再责难陆游母亲唐氏的。对于早逝的唐琬,我们人人可以心存同情之念,但也不必把她塑造成美好情爱的化身,天宫下凡救董永的七仙女,为了爱情当垆卖酒的卓文君。唐琬作为一位富有诗词歌赋才情的大家闺秀,在炽烈如火的爱情潮涌中,也应该懂得助夫奋进,将陆游青春勃发的万种激情,循循善诱到为当时山河残破的国体危局,能得到根本扭转而立功建业的正道上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早在700多年前,那位山西忻州人元好问,就发出过震聋发聩的拷问。因为爱情太过甜蜜美好,曾经演绎出多少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喜剧故事,也曾经编排出多少人神相爱,人鬼相爱,人兽相爱的奇异传说。但是对于生活在世俗日子中的人,单纯为了爱不惜抛弃一切,为了爱淡漠人生志向,为了爱断绝血缘亲情,甚至为了私欲膨胀的畸形之爱,而杀人夺爱自绝生命,都是不值得颂扬倡导的。爱情与生命,爱情与人生功业比较,稍稍置之其后,似乎更要接近人心常理。

  沈园的出名,得益于陆游对前妻的挚爱,而且这爱恨交加的情愫,又是那么飘渺淡远,绵延了数十年,让多少红男绿女们为之扼腕长叹,演绎出又一出著名的爱情悲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历史已成过去,终归不可改写。唐琬、陆母都是陆游人生际遇中的正常女性,如果刻意对其中一个千古唱诵,对另一位恶语贬责,都是有失公允的。这大约就是我在游完沈园之后,至今绵延萦绕于心的获益吧。

  (2016年9月15日中秋节)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