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新江口往事钩沉——长篇散文《记住乡愁》之四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11-0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汪洪波】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新江口是1949年解放后定为松滋县城关镇的。县政府的驻地在这个镇上,这个镇就是县城!而我童年时候,认为“县”和“城”是分开的,因为说新江口它是城,似乎显得很牵强,它确实不是城,没有丝毫“城”的风貌。它没有一般老县城常有的城墙、阁楼、亭台、塔庙,而是因一条大河而造就了新江口的繁荣。

  早在1949年以前,新江口就已经是一个十分繁华的集镇了。由于新江口河街码头的原故,商贸业、加工业、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人群纷纷在这里落户,继而因灾荒、战乱逃生、谋生的人群也相继落户。五湖四海的手工艺人都纷纷落户于此,例如:有湖南制硝的、烧制陶器的、河南卖狗皮膏药的、天门镶牙的等等。多籍贯、多姓氏人群形成了新江口居民组合。新江囗基本无大姓宗族派别。风俗习惯也各有差异,连小镇上的口音也是南腔北调,甚至城北德胜闸与城南原种场的口音都有差异。它有着新型移民城市的文化特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历史上几次较大的迁移活动,使其成为苗、汉、回、土家人等民族共同生息繁衍地。儒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五教共存,百年来和睦相处至今。小镇到处弥漫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也留下了众多的美丽的传说、动听的民间歌谣,形成了特有的民族风情。

  县城新江口北起德胜闸。与德胜闸相望的青峰山陡峭的崖壁上有一座古庙,虽然庙宇不大,而有门边两棵苍劲的古柏树衬托,却显得气势非凡。面临松滋河堤岸的芦苇荡,一眼望去芦苇绵延不绝,翠绿的芦叶和灰白的芦花在秋风中起伏着,向北绵延一直到木天河的“玄龙寺”脚下;它南抵毛狗坡(释名狼,狐狸犬)。坡上松涛阵阵,鸟鸣声声。坡下连接稻谷溪天然湿地。可行船至小南海北溪桥,稻谷溪上空蒙蒙的水雾,缥缥缈缈,氤氤氲氲,像是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诡谲深遂。若不是渔民,一般人可不敢涉足。

  其实,当时新江口的街很小,它以十字街为中心分别:北起现新星路南(砖瓦窑场)至上清观(现实验小学);西起石板坡顶(现人民医院生活区)东至镇江寺(现玉带园小区)。这就是它的全部,全镇不足5000人。它和所有江南小镇一样,一条老街“和平街”便是小镇的全部热闹。它也是划子咀当时顶级的商业街区。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为这条百年老街增添了别样的魅力。这里是商贾云集的宝地,街道两旁大多是木头青瓦房子,大红门板,有些古香古色的味道。街面两旁的商店每天都要上卸“排门板”的,只有少数几家镶装玻璃橱窗的店面,如县百货大楼、国营红旗旅社等,就算带点现代色彩了。老街的左右伸出为数不多的几条弄堂,如发糕店对面的利济巷,可直通河边的洋码头。有两条稍宽一点的巷子就被称为上南街和下南街。居民的通行还是很方便的,因为街两边的房子有个共同特点,都是“前通街,后有院”,弄堂里巷像人体毛细血管的分布,密密麻麻,只要熟悉,便可畅通无阻。小街从头走到尾,能被称为“街”的部分不过2公里,店铺密集、人气旺盛的也不到1公里。

  上南街(俗称南街口子)沿街两边有县血防站、镇建筑公司、街道短途搬运站、县各乡镇供销分社驻新江口办事处、恒器社、五金白铁社、水产局,是新江口集贸市场中心街道,也是新江口最热闹的地方。朝北横穿和平街,直达松滋河街三码头(洋码头),朝南连接新江口最宽敞的大街民主路,直抵县电影院、松江茶社。每天清晨,当天空还是鱼肚白时,整个新江口还在沉睡,南街口子的菜市场却已热闹非凡了。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叫卖声不绝于耳,菜市场显出一派生机。各类蔬菜、农副产品琳琅满目……

  民主路算是当年新江口最宽、最长的街了。说当年的民主路是街,真不敢“恭维”。也不过就是一条两边有房屋的“三合土路”。那时的民主路上只是稀稀疏疏几幢房子,多半是民居茅草屋。然而,民主路上有新江口最高的建筑,就是三层楼的工人俱乐部(其实就只两层半)了。但是,街道两边种的法国梧桐枝繁叶茂,丫杈交错,形成了一条浓翠蔽日的林荫大道,美丽、摩登,是有“腔调”和情调的一条街,倒有点城市的味道。待到骤雨初歇,气温转凉,漫步在街头,不经意间满城的翠绿竟溢出眼帘,心中总会心生惬意,有一种街道的厚重感。“情深深雨蒙蒙,法国梧桐烟雨中。”由于法国梧桐树的造景,甚至还能体会到淡淡的欧式情愫。据说当年,宋美龄喜欢法国梧桐,蒋介石就在南京种满了梧桐树,爱一个人,倾一座城。我不知道新江口的法国梧桐是为谁种植的?为什么要引种名字这样“洋气”的树?听我老爸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政府组织群众义务修街,由于干部群众齐动手,修建了砖碴、石灰、三合土的街道,才结束了新江口的泥泞土路时代。梧桐树可能是那时种植的,又何时何故被砍伐掉了呢?不得而知。

  共青路的形成,听老人们讲,是当年搞大跃进时,镇上共青团员们填北湖(以前不叫北湖,我们直称:“大礼堂堰”)所成的,很有杭州西湖苏堤的韵味。杨柳夹岸,碧波如镜,夜空中的一弯银钩,洒下无限清辉,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魄。大礼堂四面环水,一座小桥进入幽静的花园。一幢民族风情的大礼堂,在茂密葱茏的花草树木掩映之中,大礼堂传承了中华传统建筑的精髓,保持着传统建筑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置身其中恍如远离了所有的城市尘嚣而独享宁静。我们暂不说填湖修建共青路是否应该,单凭填去北湖三分二的湖面,撤大礼堂改人民剧场,就是一件让人扼腕的事。民主路是沿青峰山脚下,从北至南修建的一条马路贯穿新江口南北。西边靠山坡,东边靠堰塘。民主路靠东边的陆地三分之一是填出来的,信不信由你。从德胜闸到稻谷溪,大小堰塘如九连环,一个连一个。而现在只留下所谓的“北湖”与“南湖”了。假若当初有个城市的规划该有多好?假如现在我们还拥有一个完整的北湖,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呵!只有失去后,才知道它的价值与分量!是谁撤了大礼堂?是谁批准填平了新江口众多的堰塘?谁是政策的决策者?唉,说远了,这可不是笔者应该涉足的问题。

  跃进路是解放后新开辟的一条公路,从民主路通往谢家渡轮渡口。沿路有众多的地方国营企业。油厂、一机、印刷、锅厂、灯泡、二机、化工、化肥厂等等。上世纪70年代初,跃进路热闹非凡,一派繁华景象。在那个“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年代,能当上一个国营企业的职工是无上荣光的事。每日清晨7点、傍晚6时左右,是工人们上下班出行高峰,宽阔的跃进路人潮涌动,自行车川流不息,铃声响成一片。人群如候鸟迁徙般涌动,蔚为壮观。

  新街现在的最繁华地段之一,也是新江口的商业中心区域。顾名思议,原来没有街,是一条新建设的街。那时在我们伢们的心中,这儿离城关已是好远、好远的郊区了。大片的水塘,金黄的油菜花和青青麦苗交汇,青与黄相得益彰,在灿烂的阳光下呈现春天之美。还有养蜂人在鱼塘边搭建的窝棚,在阳光照耀下,蜜蜂飞舞,时不时传来早春的布谷鸟“豌豆八哥”或斑鸠“咕咕、咕咕咕”的叫声,伴随着桃花与梨花绽开煞是美丽。那时,新江口郊区好一派田园风光,如诗如画,令人难以忘怀!

  五一路也是一条新建设的路。玉岭山脉是新江口西面的天然屏障,连绵起伏,蜿蜒不断,山上林深茂密,松柏居多,一年四季葱绿常青。山那边几个自然村的村民,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的生活。山这边县城的居民,虽天天生活在其山脚下,却很少有闲暇深入其腹地探其幽深。随着城市的发展,为连接民主路与环城路,将玉岭山脉截断,形成了现在的五一路,直通民主路至电影院、北湖。

  新星大道就是在当年的一个砖瓦窑场遗址上开建而成的。原始土窑类似于铁锅倒扣的形状,又像蒙古包。耸立在歇金台高高的山梁上。以后经过不断扩大规模,改革发展,成为热闹一时的县砖瓦厂。在几十年中逐步取土烧砖、烧瓦过程中,硬是削平了歇金台北部的整个山梁,开辟了如今的新星大道。回想起当年,火红的桃花满山遍野,开得就是如此的烂漫恣意;雪白的梨花竞相绽放,开得竟然那么的肆无忌惮。曲径通幽是情侣们双双对对散步的好去处。或靠坐在梨树下、或相拥在桃林中、或躺在草地上亲热耳语、卿卿我我,淹没在百花丛中。那满山的桃花与梨花已缤纷落下,已化作了一个个曾经的梦。

  那时的新江口,一到晚上街上静悄悄的,只有自己的脚步沙沙声。几乎没有什么人更无车辆可言,只有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在这样的夜下含叶摇曳。那木电线杆上一盏昏暗的灯光下,一只猫静静地守候电线杆不远处,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它那双犀利眼睛和尖利的牙齿露出了它的贪婪,守候着蝼蛄(土狗子)、蟋蟀。喜欢恶作剧的我,老远就准备一块石头或砖块,出其不意地打它个措手不及,一声哀叫,落荒而逃……

  不多时,远处传来打更的声音。打更的张老伯的幺儿子张xx,是我的同班同学,也是我的儿时伙伴。张老伯每天晚上肩插一盏马灯,胸前挂只内部掏空的棕木梆子,左手握梆棍,边走边“笃、笃、笃”敲打梆子:“天干物燥,各家各户,门窗关好,火烛当心,小心防盗哟。”张老伯打更之声还渗透着农耕时代的精神气质,飘街串巷,显得格外清脆深远。这声音,随着夜风,在宁静、闲适的小镇上空飘忽穿行,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直到听不见。

  虽说当年少不更事,但从这既熟悉又神秘的声音里,我能感知新江口的每一条小巷、每一个庭院都是安全的。我妈妈曾对我说,打更的人还有一个更神秘的身份,就是能驱鬼,他打梆子的声音能驱赶妖鬼。所以,我一直以来对这个“笃、笃、笃”声音充满了好感。每当听到张老伯的梆子声时,我的心灵就会被一股暖意包裹起来,并衍生出一份感动,有种受保护的感觉,可以踏踏实实地闭上眼睛睡觉了。这“笃、笃、笃”敲更的声音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不知为什么还会在我的心灵空间敲响。也许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永恒地怀念它,以凭吊儿时的无尽情愫。

 

 

  (作者简介:汪洪波,笔名:楚天山水。男,汉族,大专,中共党员、中国银行职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及互联网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创作的网络小说《岁月如歌》被一百多家网站转载。出版有《洪波散文集》、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水暖城》、及个人传记《东海点滴》等。其中散文《儿时记忆中的老家•西斋》曾获2010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二等奖”)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