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到西斋拜年——陈店老家记事之三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3-12-12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王征三】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小时候,我们都非常喜欢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有许多好吃、好喝的,才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戚、拜年,还能得到压岁钱。所以,我们总是盼望春节能够早日到来。

每年正月初二,常常是我陪父亲到他的故乡——西斋洈水,去给那边的奶奶,还有三爹、三妈,二爹、二妈,二老爹等众亲友拜年。这已成为我和父亲每年春节期间一个例行的光荣任务,而且,年复一年,坚持不断。母亲不能一同前往,因为春节期间,也会有一些亲友到我家里来给长辈拜年,所以,她要留在家里招待客人。

正月初二,我们起床很早,穿上新衣服,吃过早饭后,就出发了。

我们要从家里走到县城去搭乘汽车。那时,连自行车也没有,更别说摩托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了。因此,我们必须步行,别无选择。从家里出发,经许家祠堂冲、天星市长堤,再到县城汽车客运站,全程约15华里。

依稀记得,那时的冬天很冷。每年冬天,都会下好几场大雪。即使正月份,也经常是大雪纷纷。家乡的大地,到处覆盖着厚厚的积雪。

走在天星市长堤上,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我和父亲顶着寒风,踏着积雪,慢慢前行脚底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每当这个时候,父亲都要教我用普通话背诵古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等等,就这样,一边走着,一边背诵诗歌,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县城客运站。

先排队买票,然后乘车。那时候,一年到头很少出远门,也很少坐汽车。因此,孩提时代的我,对于偶尔乘坐一次汽车,也是十分向往的一件美好的事情。

车儿奔驰,窗外的树木、田野飞快地向后方掠过。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就到了目的地:西斋。

见到了奶奶,首先要喊:“奶奶,我来给您拜年了”,接着,就跪在地上磕头。

奶奶总是笑盈盈的,笑得合不拢嘴。接着,她一把拉着我的小手,就往我手里塞上一大把压岁钱(主要是一些元角分之类的零钱。那时,还没有50100元的大额钞票)

西斋的爷爷英年早逝。奶奶与三爹、三妈一起生活。因此,我们每年拜年的常驻地,就是三爹、三妈的家;幺爹先洪一家子春节常在米积台镇幺妈娘家过年。

三爹、三妈和蔼可亲,待人热情,对我很好。在生活上,常常尽量给我做一些好吃的。记得春节期间的主要特色食品有:油炸的豆腐丸子、绿豆丸子,猪、鱼、鸡、鱼糕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油炸的串串子、黄酥糖、米子糖,葵花籽、苕米子及花生等炒熟了的各种零食。

晚上,奶奶、三爹、三妈,还有文三、金华、雪莲等弟妹们,一起围坐在煤炉边取暖。西斋地处平原地带,平时,做饭、取暖都是烧煤,这与我地处丘陵地带的老家烧柴火,是一个很大的区别,让我感到挺新鲜的。

围坐在煤炉边取暖,一边吃着丰富的零食,一边听大人们谈天说地,讲着家事、国事和天下事。

拜年期间,常与邻居的孩子们一起到田野去玩。记得有一年的夜晚,我们在田野嬉戏时,看见远处的田野上方,有像萤火虫一样的火苗,向同一个方向漂移。突然,孩子们中间,有人说这是鬼火,于是,吓得我们赶紧跑回了家。直到后来中学时期,学了一些物理、化学知识,终于明白,那并不是什么“鬼”火,而是磷火。因为在80年代以前,农村各地都实行土葬,人的躯体发生腐烂后,所含的磷酸钙会转化为磷化氢,其燃点非常低,很容易自燃,就形成了“鬼火”。这也是为什么只会在农村的田野间或山里看到鬼火,因为这些地方以前都是坟墓,特别是在比较集中的墓葬位置,“鬼火”是最容易看到的,当然磷化氢也需要一定温度才能自燃,所以鬼火一般出现在晚上,白天即使自燃,也看不到。

拜年的另一个地方是四口堰。这里离三爹、三妈家不远,约5华里。这里有二老爹、二婆,先权、先芳两位叔叔和几个婶子等亲友,还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先敏幺。她虽然是我的长辈,但只比我大几岁,经常是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每次拜年到了那里,她都要亲切地喊我的小名,并不住地给我许多好吃的东西。如今,她早已远嫁汉川,育有二子二女。2018年农历腊月十七,我们应邀组成了十几个人的亲友团,从松滋出发,前往汉川先敏幺家,参加了她幺儿子王晓光的婚礼。归来后,我在一首小诗《汉川行》中写:敏幺勤劳又善良,二子二女人人夸。坊叔精明加能干,团结凝成幸福花;小光、世艳结良缘,和平盛世传佳话。武警、医务创佳绩,前程似锦开奇葩。

1983年的冬天特别寒冷。西斋婆婆因烤煤火中毒,以致染病,不幸病逝。之后,这一到西斋拜年的习俗才终止了。但是,毫无疑义,它已成为我人生中一段挥之不去的亲情记忆。


(作者系湖北省松滋市经信局干部)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