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时评:必须整修“当家堰”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11-0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代荣】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何谓“当家堰”,是指在正常年景下,能使其所负担灌溉面积在当年确保两季(油稻或麦稻)、甚至可力争三季(油稻稻或麦稻稻)丰收的堰塘,就称之为“当家堰”。

  由于这些“当家堰”,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没有维修,大都成了“污泥淤平堰坎坵,堰堤难走人和牛。雨水滤水留不住,天干十日就发愁”的怪状。一遇干旱,就造成“春难育稻秧,秋不保黄粮”的严重后果。据此,不得不提出必须整修“当家堰”,而且必须是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应该说,这些“当家堰”,只要经过彻底整治,修复、恢复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盛水容量,即便遇上百日干旱,再争取些外援,保全年全面丰收是不成问题的。还应该说,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由于基本农田的维护整理,包括“当家堰”在内的小型水利基础设施,有了很大变化。有些乡、村、组、农户,自觉尽力而为,不少“当家堰”面貌焕然一新,容量恢复原有。但随之又出现了两个新问题,一是原有抗旱保农业的几处大型水利设施,变成了主要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源头。一是长江支流疏浚,将主要技术能手转移走了而顾此失彼。这就自然而然地影响了“当家堰”整修的进展。面对变化了的新情况,必须及时拿出新的举措。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是要牢固确立“上善若水”的意志,及时付诸节约水资源的行动。首先,必须严肃正视一个严峻现实,金山银山呈畸形:农村山清水不秀,五谷丰登缺水保,生态和谐水短板。从1958年1月1日有气象记录以来,松滋市年均降雨基本稳定在1150毫米左右。这说明水短板,不是天灾是人过,不在群众在领导,不在基层在上层。再就是,整修“当家堰”,必须像抓产业园一样,作科学合理的规划,上坚强得力的领导,定怼劲十足的专班,给保障及时的投入。还有就是,必须认真建立所有权和经营权相辅相成的运作机制。现在的问题是,河有河长,湖有湖长,库有库长,就是堰无堰长。这就一定要在整修“当家堰”的同时,必须把堰长确立起来,完工一处,确立一个,并网进总“水长”的网络内,定岗赋权,尽责结账,依质付酬。

  在党和政府寄厚望、同步注资作保障、广大群众当指望、着力紧跟献力量的大好形势下,各级各位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要奋发向上,俯首躬身,用整修“当家堰"的福祉,紧密民心绕核心,复兴圆梦水保证。

 

  (作者简介:黄代荣,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松滋杂文》编委,编辑出版有诗文集《心地烙印》,诗词集《洈水一滴》)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