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孙权为何不拜张昭为相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1-0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高浦国】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三国时期的吴国皇帝孙权,在位执政24年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治国理政方略,那就是在用人问题上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手段。比如终身不拜张昭为相,就是一个绝例。

  建安五年(200年),孙权的胞兄孙策平定了江东,为东吴立国奠定了基业,却不幸遇刺。临终前,他把孙权托付给重臣张昭。张昭不负重托,辅佐孙权成为一国之君。在初选丞相时,满朝文武皆以为非张昭莫属,结果却是孙邵为首任。孙邵因病去世后,群臣又推荐张昭为相,又被孙权否决,启用顾雍为丞相。

  按常理,张昭资深德厚,又是孙权其兄孙策生前器重的爱臣,且又为辅佐孙权登基称帝立下汗马之功,拜他为相,理所应该,也是众望所归。既然如此,孙权缘何前后两次拒拜张昭为相呢?这就折射出一个开明国君知人善用的用人理念。他深知,一国丞相,事务繁重,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方能胜任。

  一方面张昭为人性情刚烈,所言所做,自直不曲,所言若有失,就会产生矛盾和责难,从行事的风格上不适合做丞相。另一方面,他感到张昭此人由于性格倔强认死理,牛脾气一旦上来,是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儿。他一旦总揽朝政,决策走向势必偏激。不按照他的想法办,势必和你较劲,照他说的办吧,又会造成决策失误。

  孙权正是从这两个重要方面,不拜张昭为相。他认为张昭虽有恩于己,有功于国,但他缺乏总揽全局的宏远眼光和协调文武百官的宽厚胸襟。因此,孙权宁肯“待张昭以师傅之礼”,“更拜辅吴将军,位列三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却始终不拜张昭为相。再看孙权起用的顾雍,他任丞相19年,公正廉明,宽宏大量,外柔内刚,选贤任能,谨言慎行,谋无不当,封爵归第,国人皆知。从用人这一点来看,孙权确有明君的“范儿”。同样,也是在用人的问题上,蜀国的军师,一生处事谨慎的诸葛亮,平生第一次重用了马谡,结果刚愎自用的马谡一意孤行,错失“街亭”,使蜀军西征的全盘计划成为泡影。

  联想当下,在提拔和使用干部的问题上,像孙权那样,明知张昭等是有“毛病”的人,对他们绝对不搞“带病提拔”,盲目重用。这方面,我们共产党人早已有了干部提拔和使用的制度,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任用干部的制度愈来愈完善,规范和监督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密。然而,在个别地方、少数领域中,“带病提拔”和使用干部的现象还是时而可见。比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在发改委副部级干部考核中,刘铁男入围但考核结果却是“得分未过线”。也就是说,他并没有通过组织部门的考察关,但最后,他依旧被任命为发改委东北办副主任(副部长级)。还有安微省原副省长倪发科、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早在市委书记位上,就有许多关于他们的举报,但依然能平步青云。再如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四川省原文联主席郭永祥,内蒙古自治区原党委统战部部长王素毅相继被免职,均存在“带病提拔”问题。而能够“带病提拔”他们的始作俑者是谁呢?当然是能够管得着他们的“一把手”。一把手的好恶一旦成为对干部使用的取舍,即使这个干部“有病”,甚至是“身染重病,”“一把手”也会说,要看主流,不能看枝节 ,至于怎样实施“带病提拔”的操作,“一把手”也就是一句话、一个脸色、一个动作、一个招呼的事儿。只要“一把手’看中了谁,谁就会得到重用提拔,谁管你“病”乎。正如坊间讽刺所言:“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历史是一面镜子。在古代封建社会的皇权制度下,孙权尚懂得治国理政,知人善任,不能在用人上“带病提拔”的道理,而我们当下的共产党人,更应吸取“带病提拔”用人的深刻教训,把“一把手”用人的权利,牢牢地扎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机制上杜绝“带病提拔”的现象。这一点,不仅仅是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部门的工作要义,更是全社会的监督要责。要根治干部“带病提拔”“边腐边升”问题,除强化完善主体有效的监督模式,至关重要的是要发挥好干部提拔举荐倒查问责追责的作用。

  (作者系黑龙江省《尚志市志》执行主编,省杂文学会常务理事、杂文家。)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