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哀白鳍豚立了墓碑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2-1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 栖】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北京南郊有一座“世界灭绝动物墓地”。鳞次般竖立的一块块墓碑,记载着近代以来已经灭绝的兽类、鸟类和鱼类的名字。新近立起的第146块墓碑上赫然写着“死者”的大名:白鳍豚。

  白鳍豚于2500万年前由太平洋迁徙至我国长江一带,素有“长江女神”“水中大熊猫”之美誉。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它列为“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2002年7月,白鳍豚“淇淇”去世后,中国科学家再也找不到可以研究的对象了;2006年8月8日,英国《独立报》《卫报》及BBC报道了英国皇家学会《2006长江豚类考察报告》,声称:“生存于中国长江的白鳍豚已经灭绝。”虽说21世纪以来曾有多起“疑似事件”,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还是不无遗憾地表示:“我们可能真的要和白鳍豚说‘再见’了!”

  据最新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记载,被认定为极度濒危的物种有5210种,其中动物(包括兽类、鸟类、鱼类等)2696种。其实,“极度濒危”与“物种灭绝”仅一步之遥,少则十几年多则上百年,某物种如白鳍豚那样在人为破坏的生态环境中骤然成为了“化石”。我国面临这般厄运的并非独有白鳍豚,还有与恐龙同时代的生物如中华鲟、中华穿山甲等等。

  在偌大的地球上,人类与生物界、大自然共存。相对其他有生命的物种,人类有动手能力,有思维能力,有创造能力,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优越感和操纵性。悠悠岁月,人类在凭靠自己的能力优化大自然的同时,也危及了其他物种,危及了自己的生存环境。正因如此,爱因斯坦甚为感慨地说:“人类应该把爱心扩大到整个大自然和全体生命。”人类与大自然其他物种的关系不是一种功利关系,自然界的万物,在人类的眼里,不止是一种资源——被人类取之、用之的对象,它完全可以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精神的依恋、文化的象征、信仰的目标。然而,检视我国的现实生活,爱因斯坦所倡导的那种“爱心”并没有达到普适性的程度,包括鸟类、鱼类及兽类在内的一切自然之物,都成了某些人享用和支配,甚或虐待的对象。

  近读英国作家彼得·辛格在上世纪70年代写的《动物解放》一书,深受启迪。他痛切地指出:“人类为了自己的福利而剥夺动物的天然福利,并把动物置于苦难的窘境,这是不道德的,是反自然的,最终也有害于人类自身,因为人类与万物共处于一个统一的生物链或生命场里。在这一共同的场域里,强势的一方若总是无节制地加害于弱势的一方。虽然加害者从被害者身上获取短暂的好处和收益,被害者承受了极大的痛苦,但是,共同场域的痛苦总量增加了,大到一定的程度,生命程序将会彻底崩溃,所有生命在无序中将会日趋消亡。”白鳍豚也许就是在这一态势中被灭绝的。如何缓解大自然承受的重压而使之永葆生机?作者提出了“动物解放”的理念。简而言之,动物“解放”包括两方面:一是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恢复它们的天然福利,停止一切对动物的施虐行为,即使有的动物为了人的目的不得不死去,也应该尽量让其无痛苦地死去;二是人类要尽量少吃肉多吃素,这样就可以减少被圈养和宰杀的动物的数量,一些动物也可以重新成为大自然的成员。对从“三畜以备食”到“背朝天都能吃”的国人而言,要做到第二点尤其必需,也尤其不易。

  说起“解放”两字,人们自然会想起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当然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的,它彰显了无产阶级的宽大襟怀和崇高理想。倘若我们将这位无产阶级导师的论旨作合理的延伸,把“人类解放”与“动物解放”放在和谐共存的层面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从生物学视角看,人类只有让动物从被奴役、被压迫、被虐待、被剥削的悲惨境遇中得到适度解放,让其获得一定的天然福利和自由,才会缓解自己与生物界、大自然的对立紧张态势,适度控制共同场域中生灵痛苦的总量,从而在优化大自然的同时,最终也优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人类在如何估量自己的能力,如何与大自然、生物界和谐相处,有着不少课题要研究,有着不少事情要办好,其一便是:动物“解放”,尽量减少在“世界灭绝动物墓地”上的墓碑。

 

  2017.2.14

 

  作者简介:沈栖,笔名凡夫、聿飞,1951年生,主任编辑,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杂文家,先后出版有杂文集《世相纵论》《明天的废话》《实话直说》《告别“社会病态”说谎》《一个公民的闲话》《无花的蔷薇》《边看边说》《余墨谈屑》。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