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扛帅旗的假大帅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3-2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潇湘客】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奉系军阀干将张宗昌常以大帅自居,其绰号如糖葫芦一样,一串一串的,比如“狗肉将军”“长腿将军”“混世魔王”“五毒大将军”“张三多”“三不知将军”(不知道有多少钱、不知道有多少兵、不知道有多少姨太太)等。他有一首诗流传甚广:“要问女人有几何,俺也不知多少个。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个?”

  张大帅集匪气、义气、霸气于一身,其很多故事在当时就家喻户晓,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诸如他的豪爽大方、重义轻利、尊重知识分子以及“大炮开兮轰他娘”之类笑死人不偿命的打油诗等,但最让笔者感兴趣的,是他在枪林弹雨中身先士卒、高举帅字旗冲锋陷阵的故事。

  那是1918年,张大帅任北洋军旅长,在段祺瑞的命令下进攻湖南,与“护法联军”刘建藩激战。刘部士气高昂,一路高歌猛进,而张大帅的部属大多来自土匪,属乌合之众,与刘部一接触就节节败退。段祺瑞急了,亲自赶到汉口给张大帅打气,命令湖南督军张敬尧给张宗昌补充了武器弹药和粮饷,又命人赶制了一面帅字旗,上面绣着“苏皖鲁豫总司令”和一个斗大的张字。

  接过这面呼拉拉的大旗,张大帅热血沸腾。他迅即召开诸葛亮会议,精心制定夜袭刘部的计划,亲自选拔了1200人的敢死队。接着,张大帅高举帅字旗,慷慨激昂地给敢死队员训话:“今晚我要抱着这大旗冲在最前面,弟兄们都得跟我冲。”

  团长们一听,这哪成啊!旅座冲在最前面,子弹可不长眼。他们想出个“掉包计”,找来一位大个子士兵(张大帅身高1.85米),要他替张大帅扛着大旗,带领敢死队往前冲,给他重赏。大个子士兵愿意当一回“大帅”,团长们便去做大帅的工作。张大帅一听,“高,实在是高”“准了!”。

  奇袭开始,大个子士兵扛着帅旗,义无反顾地走在敢死队前面。因夜间看不清楚,敢死队员们看到那高大的、一马当先的身影,以为真的是旅长,于是士气大振,锐不可当,把敌阵冲得稀里哗啦。刘建藩正在被窝里做春秋美梦,没等他反应过来,部队便溃不成军。

  张大帅乐了,他瞅准时机,追上大个子士兵,接过帅旗,高喊着“跟我冲”!率军穷追猛打,势如破竹,很快攻下了株洲、攸县。

  于是,张大帅转败为胜。他“身先士卒,扛旗率军夜战”,带着敢死队冲锋陷阵的英雄事迹迅即传遍全国。

  张大帅一生是传奇的一生,而他冲锋陷阵的故事则是不朽的传奇,其中有许多“亮点”:

  既是主动的又是被动的。在“苏皖鲁豫总司令”和“张”字大旗的激励下,张大帅产生了亲自带队冲锋陷阵的想法,并当着敢死队员的面夸下了海口。他要身先士卒的想法是主动的,承诺也是主动的。但在团长们劝告之后,他采用了“掉包计”,所以他的身先士卒又是被动的——作作秀而已。

  既是真的又是假的。张大帅承诺要带头冲锋,但真的要冲时,他来假的了,利用夜暗的掩护让“大个子士兵”当替身。到后来胜局已定时,他又来真的了,抢过大旗站到了“前台”,让大个子“演员”隐到了幕后。如此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一般人是玩不了的。

  既得名又得利。张大帅因带头冲锋陷阵而一战成名,戴上了英雄桂冠,让人顶礼膜拜。战后不久,这个身先士卒的英雄旅长就被北洋政府提拔为师长,可谓名利双收。

  能把假的冲锋陷阵弄得像真的一样,还名利双收,这样的演技非同一般,不服不行。

  时至今日,张大帅虽已作古,但后继者不乏其人。我们不难看到,每到“关键时刻”,仍然可见王大帅、李大帅的身影。他们在夜色中扛着大旗、高喊着“同志们,跟我来”!那形象、那气魄、那口号,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所不同的是,张大帅的身先士卒有作秀也有真的,而王大帅、李大帅的身先士卒全是作秀,大概也是与时俱进吧!

 

  (作者为长沙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杂文家,其杂文著作《台上的风景》获全国首届鲁迅杂文奖银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