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放大“生态脚印”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5-2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 栖】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生态脚印”(一译“生态足迹”),由马西斯·瓦克内格尔和威廉·E·里斯于1994年提出,旋即得到世界公认,大多国家将它作为衡量生态环境的圭臬之一。

  “生态脚印”,是指按现今的生产、生存条件,一个人在吃穿住行等方面消耗得以满足情况下所需要的地球(陆地和海洋)面积,其单位是公顷。一个国家的“生态脚印”越大,表明其生存人类消耗的资源越多。根据马西斯·瓦克内格尔2003年创建的“全球脚印网”所提供的数据,目前地球能提供的“生态脚印”是人均1.8公顷,但按人类需求的消耗则为人/2.2公顷,它已明显出现了令人堪忧的反差!每个国家的“生态脚印”不一,如:美国为人/9.7公顷、英国为人/5.6公顷、欧盟成员国为人/4.7公顷、巴西为人/2.1公顷、中国为人/1.6公顷、印度为人/0.6公顷。很显然,中国的“生态脚印”远逊于美英等西方文明国度,显得较“小”。

  早在人类“生态脚印”还是微不足道的年代,我国老庄就倡导“道法自然”,主张对生态资源“慈爱利物”“俭啬有度”“知和不争”,抨击人性的贪婪习性和无节制行为。老庄的理念与不知过了多少年后的那个著名论断——“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从本质上说是揆一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出自德国著名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在柔媚的湛蓝中》中的诗句。他正是以这一诗句为底谱来科学论述“自然·神性·人类”三者的关系。生活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前期的荷尔德林以一个诗人的直觉,意识到工业文明将导致人类日渐异化成为物化的没有灵性的存在和机械生活整体的碎片,他力主“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彰显一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道德观、价值观:将物质的功能特征和精神的自由满足完美结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及生活方式,达到人类一种身、心、灵全面和谐与统一的渴望和安慰。这无疑是人类生命伦理的最高境界。即使在科技发达的当下,人类也应置于自然的法则之下,且行且珍惜,感恩大自然的恩惠。

  我国素有“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美誉,现如今却“生态脚印”变得小了。无可置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毋庸讳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国人尚未真正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绝对相互依存关系,尚未清醒意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会同时给人类带来危害和隐患,因而某些地区片面经济利益的追求强烈影响着环境决策,未能有效采取有节制的休养生息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就拿生命之源——水为例,长期主持我国水利工作的钱正英曾深刻检讨说:“水利部门只注重社会经济用水,没有认识到还要保证河流的生态与环境需水,我国许多河流开发利用都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值,至于‘重建设、轻环保’导致的河流污染更是触目惊心。”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等机构联合撰写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显示:“随着碳及其他污染物排放远远超过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中国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大的生态赤字。这是由几十年经济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导致的。”而且“中国正以2.5倍的速度消耗着生态环境能力”。

  “生态脚印”变小的严酷现实使得国人警悟,国人痛定思痛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即: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之上,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不止是一次有意义的理论创新,更是一种有建树的实践活动。“十三五”规划便是这一实践活动的宣誓和承诺。“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绿色”的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列入我国五年规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则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确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我国阔步迈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充分表明了我国新的五年规划有了新的内涵,提高到了新的层面,迎来的将是新的愿景:放大“生态脚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的“生态脚印”不仅造福国人,也能遗泽人类。恰如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吉姆·利普所言:“中国正处于转折点。中国今天在消费、生产、投资贸易以及经营其自然资本方面作出的选择将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可以预言:中国的未来,“生态脚印”将越来越大!

  2017.5.16

 

  作者简介:沈栖,笔名凡夫、聿飞,1951年生,主任编辑,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杂文家,先后出版有杂文集《世相纵论》《明天的废话》《实话直说》《告别“社会病态”说谎》《一个公民的闲话》《无花的蔷薇》《边看边说》《余墨谈屑》。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