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比干庙碑刻拾粹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7-0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 栖】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据清乾隆《汲县志》记载:比干墓为周武王所封,北魏孝文帝时因墓立庙。庙占地百亩,除有影壁、三道门楼及拜殿、大殿、厢房外,还完好保存着历代碑刻64块。这些丰碑巨石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比干文化的宝贵资料。笔者此回赴河南新乡采风,有幸观瞻,偶得一二。

 

  类乎“珠还合浦”

  “左林右泉,前冈后道。万世之灵,于焉是保。”(“保”通“宝”)这是周武王比干庙铜盘铭文,乃上古之物。它以颇为简洁的语句高度褒扬了比干精神。元人张淑评价:“辞旨简远,笔法端严,信乎三代之文也!”

  王公悦任元代卫辉路府学正时,见比干庙诸多碑刻中“独阙斯文,遂模《汝州法帖》所镌三代金石遗刻,勒诸丽石”,移植于汲县比干庙内。张淑将王公悦此举誉为“珠还合浦”(喻失而复得或去而复还),功德无量。它不仅为我国金石史研究上古碑铭提供了重要资料,也是比干文化研究史上的一件盛事。

 

  孔子称比干为“仁人”

  相传孔子过卫,到匡城蒲乡(今河南长垣)。经过古牧野地,车坏,问弟子,始知至比干墓葬之地。孔子慨称“仁人之墓”而拜之,并剑刻“殷比干莫”(“莫”通“墓”)四字流传至今。孔子所题墓碑堪为比干庙的镇宝。

  孔子称比干为“仁人”,不由触发笔者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重新认识孔子所倡导的“君君臣臣”?传统的定论认为“君君臣臣”是表明孔子心目中,君主应该是说一不二的,臣子则应绝对服从,因此他历来被目为绝对的尊君者。笔者则认为:孔子尊君是事实,但他的“君君臣臣”论中似乎还包含着臣子要督促“君要像君”的思想元素,换言之,君要像个君,要做好事;倘若君主不像个君主样儿,不做好事,臣子就该如比干那样进谏。诚如哲学史家张岱年所断言:“孔子虽尊君而反对独裁”,孔子褒扬比干似为其一个佐证。

 

  悼古伤贤之作

  在我国历史上,北魏孝文帝拓跋元宏称得上是一位开明君主。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建树卓越,这与他虚怀若谷、善纳谏言的主政理念有关。《吊殷比干文》便是一个例证。

  《魏书·高祖纪》云:“甲申,经比干之墓,伤其忠而获戾,亲为吊文,树碑而刊之。”这是一篇典型的悼古伤贤之作,它称纣王残害忠良的行径是“慨狂后之猖秽”,痛加鞭笞,同时又对比干“谏而烬躯”的无畏举止热情讴歌,赞美其“宁溘死而不移”的高风亮节。在他眼里,比干的精魂与太阳融为一体,光华四射(“凝精魄于旋曦”)。尤其是那句“呜呼介士,胡不我臣”全然道出了这位奋发有为的封建统治者求贤似渴的心声。

 

  唯一的碑刻诏书

  清赵翼《陔馀丛考》载:“唐太宗征高丽,过比干墓,赠太师,追谥忠烈,此为表彰前贤之始。”《赠殷太师比干诏》即为当时所颁发的诏书。

  诏书首句就以管仲、乐毅衬托比干,盛赞这位“逆耳批鳞第一人”“正直之道,迈青松而孤绝;忠勇之操,掩白玉而振彩”。唐太宗认为:比干的“贞一表德”集中体现在“见义不回,怀忠蹈节”。周武王为比干封墓,孔子以“仁”赞誉比干,当是极高的评价了,但在唐太宗看来:“周王封墓,莫救焚图之祸;孔圣称仁,宁追剖心之痛”,还不如换回忠臣之身。因为在那个时代,“蹈斯节者,罕有其人”,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与此诏书同时写出的还有唐太宗的《祭故殷少师比干文》,也对比干“犯颜色,逆龙鳞”的忠谏精神予以赞颂,并致以“永怀千古”之虔诚敬意。

 

  一位廉吏的自白

  吴达可是明代有名的廉吏。他历知会稽、上高、丰城,后擢太仆少卿、光禄、通政使,卒,被追授右副都御史。吴达可在“公贿盛行”、“媚谀比是”的官场,廉洁清明,刚直不阿,常有“抗疏争”,表达了对君主和国家的忠贞。

  他的《题比干墓》堪为从政的自白。该文起句:“殷太师比干目击宗社频危,以谏被僇”,既说明了比干进谏是因为他“目击宗社频危”,又为他因进谏而受戮感到愤懑不已。因为作者也是常常“目击宗社频危”而进谏,且屡被嘲讽、围攻,甚至暗算。可谓是“惺惺惜惺惺”!

  比干进谏并非“求名”,旨在“国存”,因此他坦言:“人知比干之谏死,为万世节义之美谭,而不知比干无意于求名也”。为图“国存”,处于“运际时艰”的官吏就得“知有君不知有身,不可无比干之谏;知有国不知有名,不可无比干之心”。寥寥数语,袒露出这位廉吏精忠报国的心迹。

 

  2017.7.4

 

  作者简介:沈栖,笔名凡夫、聿飞,1951年生,主任编辑,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杂文家,先后出版有杂文集《世相纵论》《明天的废话》《实话直说》《告别“社会病态”说谎》《一个公民的闲话》《无花的蔷薇》《边看边说》《余墨谈屑》。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