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假如恢复繁体字——写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7-1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俊瑶】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与朋友闲聊,得一“典故”:他在英国留学期间,有几个华人面孔的同窗,一问,几人来自港澳台。毕竟同宗同族,与他这个大陆生还算相见有礼,相处融洽。但偶一次说起文字,几个平素谦和有礼的海外同学,言语间竟显出伤人的优越感:繁体汉字,字型优美,内涵丰富,乃国学之经典。大陆的简体字有偷懒之嫌,也不免浅薄!

  无独有偶。近年来,几个香港朋友也曾在我耳边抱怨:“与内地的短信、微信、传真交流中,简繁之别,让人头疼,大有障碍之嫌!”

  两个事件,一个所指,对我都有深深的刺痛!

  而更刺痛我的还有一件事:面对古迹,面对线装书,面对先人流传下来的石碑、楹联的时候,我常有半认半猜的半文盲之羞!

  我是上世纪80年代的全日制本科生,当时大学尚未扩招,含金量还算可以,但依然有此“半文盲”之羞,正常吗?

  所以,当我有机会到河南漯河,拜谒了“字圣”许慎——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东汉著名汉文字学家之后,一个命题,不听话地从脑海冒出:假如恢复繁体字,世界将会怎样?

  汉字造法无非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从许慎对字的“解构”中亦可看出,每个字,都有严谨的形、音、义的逻辑,可谓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所以,对逻辑内涵如此严密的汉字,进行大规模简化,能不冒风险?

  今天的简体字,始于解放初期全国大扫盲的政策推动,至今已61年。当时因为好认好写,为扫盲立下过首功。但是,当初的简化还有一个预设:汉字要跟随打字机技术,走向拼音化。现在,“预设”早不成立,简化岂不是“无的之矢”?

  因此,关于汉字简化,网络上有许多调侃,最著名的当属这个——“汉字简化后,爱(愛)无心,亲(親)不见,产(產)不生。”也确映照了一些现实!

  说实在的,每看到一些汉字“原型”时,美感总是油然而生,对其“表情达意”之巧,只能用“天造地设”形容。比如飞龙在天的“龍”,多像一条气宇轩昂的巨龙,昂首摆尾,霸气盘旋,遨游苍穹?

  我曾到港澳一游。期间,无论看门楣还是读牌匾,都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熟悉是因为似曾相识,而陌生又像是到了欧美的唐人街!心中不由感叹:明明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同宗同族,明明这里已回归祖国,反差咋会那么大呢?

  反之想来,大陆整天担忧台湾的新一代、港澳的新一代,对大陆陌生,对大陆不理解甚至抵触。香港有一小撮人,竟然还喊“港独”,我想,除了其他因素,文字对接上的错位,应该也是隐性原因之一吧。

  文字是最能表情达意的,也是最具民族认同感、国家统一感的。港澳台同胞们回来寻祖、旅游、投资时,大陆不可能把他们看到的所有东西,全部再“翻译”成繁体。这就在他们心理上,人为地划了一道“沟”:我不属于这里!那么,这种心理暗示作用,就不是在促进弥合,而是在“暗示”分歧!

  繁体汉字“字形藏理、字音通心”,传递着先人智慧,更纳藏着中华文化传承的“特殊密码”。相对于失去文字而早已衰落的玛雅文明、尼罗河文明等,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昌盛不绝,“大中华”概念一直深入人心,汉字的一脉相承,绝对功不可没!

  假如从现在恢复繁体字,也许,196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会感觉有点不便,但过渡时期只要有一本“繁简对照表”,应该问题不大。而领风气之先的年轻人,其实早在赶这种“时髦”,在微信、QQ中,常用繁体交流,足见繁体字的文化吸引。

  假如从现在恢复繁体字,2010这一代往后出生的孩子,与海外华人,与港澳台同胞,与古代先贤们,认的字将是一模一样的,那么,面对古迹,典籍,线装书时,就不会再有“半文盲”之窘,无需过多注解就能无障碍通行,这在客观上能增强他们传承中华文化的热情与能力。其次,古人造字的很多意蕴,“文字表情”的深层含义,更会让读者浮想联翩,产生对中华文化的由衷自豪。

  假如从现在恢复繁体字,从海外回来或寻根、或旅游、或投资的华人,无论街面上的招牌,还是随时随地的标示,无论看报纸、看电视还是浏览网页,就不会再有异域感,更多的是归属感。甚至连日本人、韩国人来我大中华,也可能产生“我是这里子民”的恍惚感。那么,中国的文化辐射力,大国包容力,综合同化力,又会达到怎样的强度?

  有人说,你这是复古心理做祟,是倒行逆施。简体字已经存在60年了,有可能“回去”吗?

  我不想辩解,也并非强调要向繁体字地区看齐,我只是想找一个一箭双雕的“箭”。这一箭,既可以“贯通”古今,让今人与先人不再“陌生”,又可以“射”中“统一”的靶心,让台湾与大陆减少隔阂,让港澳对大陆有更多认同。毕竟,连秦始皇也知道“书同文、车同轨”的重要。而且,现在的文字呈现,多是通过屏幕的预设程序,恢复繁体字的成本非常低。

  “文字是经艺之本,王政之始。”是“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大事。所以,文字问题虽不如社会经济问题急切,但关系着魂和根,关系着“大一统”, 在“书同文”的背景下说与写,是先人与今人的血脉脐带,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中华一家亲”的文化纽带。如果早一天实现“书同文”,国家真正的大一统,会不会早一天实现呢?

  (作者简介:李俊瑶,男,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系。高级编辑。全国首届鲁迅杂文奖获得者。杂文随笔集《红茶坊》200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系河南省杂文学会理事,河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