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杂文:老X与X老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8-0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彭友茂】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一

  题目里的X,是一个姓,《百家姓》里的任何一个姓。如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

 

  二

  老X与X老,皆为称呼,各有各的感情色彩:X老,是对那些在某一行业、某个领域有突出贡献和影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敬称。对一般人而言,岁数大了,多是在姓的前面加个老,称作老X。喊老X,也许对被喊者不乏尊敬,但老X的称谓本身没有这层意思:老字在这儿,不过是一个构词的前缀。而前缀,用途有仨:一、称呼人,如老王、老徐;二、厘定人物的排行次序,如老三、老九;三、用于某些动植物名,如,老虎、老房子。

  由此可知,对一个人喊老X,仅是一个呼叫,究竟喊者对被喊者有没有敬意,有多少敬意,只能是谁喊谁知道,喊谁谁知道。称呼某人“X老”就不同了,称呼者即便不是毕恭毕敬,也是一脸谦卑,视若高堂。

 

  

  一个人,不论他干啥工作是何身份,有没有知名度、影响力,能呼其老X的,大多与他处于同一个层次同一个级别,有着差不多的年龄、资历,感情比较好,关系比较铁,如同乡、同事、同族 ,学友、战友、文友,发小、邻居,闺蜜、“死党”、故旧。再不就是居高临下的上级、领导,或者死生契阔、白头偕老的夫妻之间。

  也有例外:一个名人、明星、名家、名流,政要、伟人,当他离开办公室、会议室,走下银幕、舞台,卸装(妆)、卸任,退位、退职、退休,回到家中、祖籍,每天也要吃喝拉撒睡时,褪去光环,便回归到常人、凡人的原点,在家人、族人抑或保姆看来,就不再是名人、明星、首长、领袖、统帅……这叫“仆人眼里无英雄”。

 

  

  “现代毕昇”王选,曾有一段关于名人与凡人的精辟论述:“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出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估计,作为一个名人,王选在这方面有着比一般人来得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说不定,上述经典语句,就是他的“夫子自道”。

 

  

  人教版的初中语文课本里,有篇课文题为《老王》。作者杨绛笔下的老王,是个蹬三轮车的光棍,虽然穷苦、卑微,但精神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位极其纯朴的好人。出于感激,老王送给杨绛香油和鸡蛋。作者收下后,真诚地付了钱,又觉得此举欠妥,纠结中深感“愧怍”,体现了杨绛的好心肠以及人人平等的观念,以此呼吁关怀不幸者。

  有人说,从课文内容看,本文题目《老王》可以改为《王老》。可本文的题目是《老王》而非《王老》,映射出杨绛这位永远的女先生,一生中为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又宅心宽厚重情重义;为文不跟风不炒作不恶意污损也不溢美拔高 ,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洗尽铅华呈素姿,万花落尽始见真”。

 

  

  我有一个文友,他岳母在烟厂当车间书记时,有个姓李的青年,叫她“张阿姨”。后来这个青年当了厂长,就把昔日的“张阿姨”改称“老张”了。文友的岳母很知趣,遂由叫“小李”改称“厂长”。

  这个真实的故事, 让人不由想起历史小故事《苏秦的嫂子》:苏秦拜相后,当初很是看不起他这个小叔子的嫂子,前倨后恭,热情倍增,“四拜自跪而谢”。

  感谢上面这位李厂长,他无心插柳,却一不留神创造了个新词“前恭后倨”,也算是为丰富现代汉语词汇添砖加瓦吧。

 

  

  人人可为尧舜,这话具有很强的励志性。但别说珠峰,就连华山、泰山说着吧,并非人人都可“登顶”。一个人逐渐上了年纪尤其渐入老境后,被喊老X易,被称X老难——多少人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孜孜矻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终其一生,都享受不到这种荣耀。

  享受不到这种荣耀又怎样?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不必眼馋和强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自由。尽力而为,尽情地活,不虚此生,连神马都是浮云。

 

  

  最怕、最要不得,也是迄今尚未绝迹、绝种的不良风气是,在某些地方的旮旮旯旯里,有钱的王八大三辈,有权的乌龟成祖宗。

 

  (彭友茂,山东《临沂日报》高级编辑,现已退休。出版集子:《学会扔香蕉皮》《凭杂文能找到朋友》。北方文艺出版社2015年年9月出版的《中国当代杂文家》有其专文记述。)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