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领导的雅量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8-1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人的身体患了病,一般讳病的有,忌医的却不多。但若精神上出了问题,行为上有了瑕疵,很多人就既讳病又忌医了。谓予不信,请看史称从谏如流的唐太宗便略知一二。

  相传魏征进谏不但管朝堂大事,连太宗纳妾、嫁女儿陪多少嫁妆也管,常整得唐太宗面红耳赤下不来台。一天,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撒气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在朝堂上当众刁难他,使他下不了台。皇后听了,连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敢当面直言,是因为陛下乃贤明之君啊?明君有贤臣,欢喜还来不及,怎能妄开杀戒呢?太宗得了一顶明君的高帽子才恍然大悟,此后对魏征倍加敬重。魏征也进谏如故、知无不言,从不畏龙颜之怒。由是,君臣合璧,相得益彰,终于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辉煌盛世。

  你瞧,李世民并不是生来虚怀纳谏的,原来他的军功章里还有长孙皇后的一半。所以说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必定有一个聪明贤惠的女人。问题是并非每一个男人后面都有优秀的女人,有的甚至只有红颜祸水。

  《史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据此可见商纣王的个人能力堪称文武双全,缺点是自视过高,拒谏饰非。加上“狐媚偏能惑主”的妲己作祟,歪锅对瘪灶,沆瀣一气,哪还有听从臣子异议的气量。结局自然是众叛亲离、国破家亡。

  楚汉相争时,项羽也是“力拔山兮气盖世”,但他“妒贤嫉能”“自矜功伐”,听不进亚父范增的多次建议,最后自刎乌江还执迷不悟,反怪“时不利兮骓不逝”。刘邦不过是个“好酒及色”之徒,其父嫌他“无赖,不能治产业”。但他自知“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能够取天下,撇开其它因素,最重要的是他有自知之明,然后博采众言,广纳贤才。

  刘邦和项羽都没有读什么书,他们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个人的能力与气度相比,后者更为重要。领导自己不读书犹可,对读书人却必须尊重,还要善于听取他们的意见。这个道理很浅显,可惜很容易被人忽略。

  如今的官员大都超越了刘邦和项羽,好多官员文凭挺硬、学富五车。于是,有的便自觉高人一头,习惯了吆五喝六,见不得七嘴八舌。属下中有反对派赏他一双小鞋,网上的呼声逆耳就删帖,百姓受了委屈上访便截访甚至抓人。

  陕西省有个农妇叫白彩珍,她家被盗报警后,派出所过了10天才来现场勘查,且事后杳无音讯。白彩珍转而找公安局长,却因冒犯局长大人被关了7天。她像秋菊打官司一样认准了死理,一直找到县长那里才将盗案弄了个“水落石出”。

  治安问题找警察理所应当,警察也应该为民解困。警察不作为,找管他的公安局长也顺理成章。面对如此正当的诉求,局长却嫌麻烦将人关起来,若是对警察和局长说三道四,那还了得!

  改革开放后,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普遍推行了“一把手负责制”。有些一把手却误以为是“一言堂”“家天下”了,办事独断专行,听不得下面的半点“杂音”。还美其名曰“有魄力”“保持高度一致”,以致严重挫伤了下属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手下觉悟高的尚能马首是瞻,当个提线木偶。情绪消极的则冷眼相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由于“一把手绝对真理,二把手相对真理,三把手服从真理,四把手后没人理”,大家有话都闷在心里,懒得吱声,决策的全面性、科学性、正确性岂不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历史上,我们因为忽略不同意见有过不少教训。今天,北京扩展新城打造雄安新区时,人们不由得想起建议保护古都的梁思成。黄河三门峡水库淤塞后,才想到当初力阻建库的黄万里。人口扩张太快、物质供应短缺、就业压力加大时,终于记起了倡导计划生育的马寅初。他们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冒着被打成右派份子和入另册的风险,反复进言,完全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是当初能够认真研究一下他们的建议,国家建设便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少受许多损失。于此可见,领导人具备听取不同意见的雅量何等重要。

  说到雅量,词典上有双重意义:一曰度量,二月酒量。当下我们有不少官员酒量见长,度量却很少显山露水。如果他们能够把酒量与度量颠倒个个儿,那就是广大民众渴见的真正雅量了。

 

 

  2017/8/8于洈水河畔

 

  (作者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其杂文《贪腐的起点》获第三届“克权杂文奖”三等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