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有感于宗庆后的感慨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9-2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栖】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在我国民营经济中,杭州娃哈哈集团堪为标志性的一个企业,其“掌门人”宗庆后说的一些话往往具有典型性和普适性。前不久,他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发表了题为《民营企业是从严治党受益者》的文章,其中有一段发自肺腑的感慨,读后耐人寻味,值得咀嚼一番——

  “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不仅更‘亲’了,而且更‘清’了。比如,政府领导来企业视察,一杯清茶就解决问题。这才是正常、和谐的政商关系——我搞好经营发展,你做好监管服务,彼此亲密合作却又清谈如水”。

  回眸新时期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大体上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自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在我国经济版图上消失多年的民营经济重又启萌,各地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规模和经营上也突破了乡镇企业“三来一补”的藩篱,崛起了一批民营经济的龙头企业,如娃哈哈、复星、海尔等等。可以说,民营经济的勃然兴起和迅猛发展乃是我国“对内搞活经济”的题中之义。它占据我国经济实力的“半壁江山”乃是靠改革开放所赐。倘若判析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元素,除了法律保障外,各级政府的扶持、力挺、助推功不可没。政策上倾斜,舆论上呼吁,监管上做实,服务上到位,各级政府自觉地把发展民营经济列入议事日程,花大力气抓紧抓实,这些成为了繁荣地方经济的必要措施。由此在政府及其官员和民营企业之间产生了政商关系。

  应该说,民营经济发韧阶段,政商关系尚属正常:政府及其官员尽心尽力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困难,殚精竭虑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予以扶持;而民营企业家也是乐意向政府反映问题以求得辅助,向政府提出诉求以实现愿景。极而言之:政府的公权力和民营企业家的私权利分界清晰。

  随着党内腐败现象的滋生和社会上不正之风的盛行,政府公权力和民营企业家私权利的分界变得模糊了,政商关系也发生了异化。话说两端:先说说某些地方政府,且不说日趋增多的“有偿服务”,某些政府官员也开始频频与民营企业家“交朋友”“拜兄弟”,觊觎民营企业家的“红利”,吃拿卡要,甚或索贿,凡有“进贡”的,一律开绿灯,即使有悖法律和政策的,也“暗送秋波”,否则百般阻扰,敷衍推诿;而某些民营企业家呢,除一部分出于无奈被迫“进贡”外,也是想方设法与政府官员“套近乎”,“找靠山”,暗中行贿,图谋非法所得。从一批又一批的腐败大案看,几乎都存在着那种不正常的政商关系。

  2013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作了一番重要讲话,非常生动,非常到位,非常深刻。他说:“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全面从严治党,就确立正常的政商关系而言,便是“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官’‘商’交往要有道”,即:“商”要搞好经营发展,“官”要做好监管服务,唯有如此清淡如水且亲密合作,方是正常、和谐的政商关系。存有这种关系,不仅党内政治清明,也给民营经济带来了福祉。诚如宗庆后所列举的事例:娃哈哈一些分公司设立时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一直没有兑现,有的甚至一拖就是十几年。而最近几年,通过政企双方的共同努力,许多遗留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何以故?答曰:通过全面从严治党,风气清明了,法律健全了,权力寻租、权钱交易越来越少,歪门邪道走不通了,竞争更加公开、公平、有序。——从这个角度视之,民营企业委实是从严治党的受益者。

 

  2017.9.23

 

  (沈栖先生简介:沈栖,笔名凡夫、聿飞,1951年生,主任编辑,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杂文家,先后出版有杂文集《世相纵论》《明天的废话》《实话直说》《告别“社会病态”说谎》《一个公民的闲话》《无花的蔷薇》《边看边说》《余墨谈屑》。)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