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崇祯自缢是“殉国”吗?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9-2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邓万元】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北京市景山东麓原有一株歪脖子老槐树,乃明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之处。1930年槐树附近立了一块“明思宗殉国处”勒石碑,1944年此碑被拆,清末三位遗老紧接着撰文书丹,立下了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1955年8月,后碑根据副市长吴晗的批示被拆除,换为“崇祯皇帝自缢处”的木质说明牌。现几经周折,以前的两块石碑都已修复立于原处,惟“崇祯皇帝自缢处”的指示牌也换成了“明思宗殉国处”。

  还原石碑尊重了历史,但“崇祯皇帝自缢处”指示牌也是一段历史,似应同等尊重。崇祯皇帝换成明思宗,无非换了个称呼;可“自缢”换成“殉国”,莫非我们认可了崇祯的“殉国”?

  “自缢”客观地陈述了一个历史事实。“殉国”则是一种评价,意即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了生命。崇祯果真是殉国吗?

  史载朱由检在位17年,节俭朴素,勤于政事,特别是铲除阉党,六次下罪己诏。后世有不少人认为崇祯是勤政爱民的圣主,只不过无力回天,终是“为江山社稷”而死,“其事可哀,而其志弥烈”,不应当负起明王朝灭亡的责任。

  崇祯死前也在自己蓝色袍服上书写“临终遗言”:“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勿伤百姓一人。”他将明朝灭亡归咎于满朝文武官员,最后还扮出一副体恤百姓的姿态。

  诚然,崇祯16岁登基时,明朝已国事日渐式微,比起前任来他也许努力一些。但他刚愎自用,独断专横,虽多次下“罪己诏”,其鱼肉百姓的本性并未改变。若崇祯真的明智,面对灾荒连年,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内外交困,就应该减少赋税,安抚百姓,或能让明王朝苟延残喘一时。可他反而变本加厉,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如向百姓征收镇压起义军的“剿饷”,抗击清军的“辽饷”等。尤其可悲的是,不肯拿出分毫拼命搜刮来的民脂民膏用于国事,3000多万两银子堆在皇家金库里全给李自成当了战利品。他不明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简单道理,对百姓敲骨吸髓后,又假惺惺地说“勿伤百姓一人”,岂非故作慈悲!

  再看崇祯对袁崇焕的处置。袁乃一介书生,国事危艰之时,自告奋勇主动请缨。1626年,他帅兵抗击清军,以自筹资金购得佛郎机大炮击伤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取得宁远大捷。三年后清军偷袭北京,袁带领几千人马赴京救驾,取得广渠门大捷,保证了北京的安全。生性多疑的崇祯却害怕袁崇焕功高盖主,连袁军请求到城内休息也不予理会。当敌方采取离间计时,崇祯不审慎思索,却轻信谣言,在广渠门大捷十天后以通敌汉奸之名把袁收入大牢,严刑逼供。八个月后竟下令将其凌迟处死,生生割了3543刀!

  书生请缨,奉命于危难之际,已属不易,战场上以少胜多大败清军,更是难上加难。对于这样的人才,明君应该倍加珍惜。可是,崇祯却相信一个从敌营放回的太监所言,在没有得到袁崇焕通敌证据的情况下,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抗清名将,无疑自毁长城,让活着的将士心灰意冷,不肯再为昏君拼死卖命。所以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崇祯根本调不动兵马。北京城被轻易攻破后,无任何将士守护崇祯。他走投无路鼠窜煤山时,仅仅一个太监跟从。吊死时形象狼狈不堪: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200多年的明王朝也被他送终了。

  崇祯对天下百姓苛酷至极,对朝廷内文武百官无情无义,仅此两条,对于大明的灭亡他就难辞其咎,他确是大明覆灭的催化剂。即使如某些人所说崇祯是为大明而死,也只是为朱家天下而死,而朱家天下并非黎民百姓的天下。有民才有国,崇祯不爱民,何来“殉国”之说?

  今值盛世,复原当年碑文无可厚非。以前公园指示牌以“自缢”表明了当代的认知,很是恰当。但后来的指示牌改为“殉国”则因袭了前人的溢美之词,使人把这个封建皇帝误当成为国为民献身的英雄。看来,还是“殉国”“自缢”并存为好,以便后人发思古之幽情时,自己开动脑子独立思考。

 

  邓万元:中共党员。老三届高中毕业生,77届首届复高考后的大学生,大学本科文化。退休干部,退休前为荆州市建设银行教育科长。一般常驻北京,现居澳大利亚悉尼市。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