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孔子为何不赞同“三思而后行”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10-1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东升】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三思后而行”典出《论语》第五篇“公冶长”,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这话译成现代白话文是: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后,说,“考虑两次,这样就行了。”这表明孔子并不赞成就一件事情翻来覆去地考虑。

  凡事三思,一般说来,应该是利多弊少的,为什么孔子听说了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的事情以后,却不赞同他的做法呢?因为在孔子看来,季文子行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而且掺杂了很重的私心,这样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繁琐,越来复杂,而且,处理起来,内心也很纠结。从史料记载来看,季文子凡事喜欢将利弊得失权衡清楚了以后才去做,这样看上去很慎重,但很容易影响事情的决断和行动,导致结果很糟糕。清代学者官懋庸在《论语稽》中这样评价季文子:“文子生平盖祸福利害之计大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可见季文子的确是一个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私心很重的人,难怪得不到孔子的肯定。

  孔子否定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轻视思考,相反,孔子是主张并且重视思考的。他在《论语》第二篇“为政”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将学习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否则,要么迷惑无所得,要么疲惫无所得。然而,他所主张的思考,是讲究方式的,是有“度”的。它的方式是将“思”和“学”结合起来,它的“度”是“不罔”“不殆”。孔子提倡思考,但他不主张因过度思考而贻误时机,不主张因“多谋”而导致“无断”。他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适中,做到“中庸”,这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一种辩证法。

  凡事,过犹不及,细心虽然必要,谨慎虽然必要,但遇事太过细心、太过谨慎,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它会让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它会让明朗的事情变得迷雾重重。一件事情本来可以立马办好的,因为顾虑太多、声音太杂,只得坐下来反复讨论、斟酌,结果,讨论来、讨论去,发现问题反而越来越多,最后只得不了了之。

  随着干部纪律越来越严,规矩越来越多,有的干部越来越“小心”,越来越“谨慎”,无论什么事情,都要想了再想以后才去做,等作出决定,开始行动,结果黄花菜都凉了。这样的干部,看似细心、谨慎,实则是不敢作为,不肯担当,其表现,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庸人作风。

  “三思而行”不等于“犹豫不决”,工作既要“慎思”,又要“快决”。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需要平时多调查、多研究,需要民主集中大家的智慧,需要公正无私的胸怀坦荡,需要敢作敢为的责任担当,需要当机立断的胆识,需要雷厉风行的行动。

 

  (作者简介黄东升,男,1963年9月25日出生,大冶还地桥人,现居黄石,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心学校辅导员、中学校长、片区党支部书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黄石市散文学会会员、大冶市作协会员。198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教育教学论文、时事评论六百余篇(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