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都是古代文人墨客歌之咏之主题。描写元日的古诗数不胜数,或写春上柳梢,或见椒酒屠苏,或叹离弦光阴,或怨羁旅情愁,总之“东风着物能多少,写入清诗句句新”。可能是身份缘故吧,我对其中蕴含着朴素简淡、勤学奋进、清廉慎守、昂扬斗志的诗句更加情有独钟。
春节里拜年是少不了,晚辈之于长辈,拜年更应该赶早以示敬意,正所谓“里巷拜年争欲早”“来车去马拜纷纷”。中国自有古语“礼多人不怪”,但拜年确实是一个体力活,对行拜者和受拜者来说,如果走动过于频繁也会让人不胜其烦。宋朝诗人苏泂曾在其诗作《拜年人》中描述了长者受拜过多难以应付最后逃之避之情况:“拜得老人上山去,一番儿女各当门。”同样是在宋代,人们开始想方设法从拜年礼的困扰中解脱出来,发明了一种“飞帖”,相当于现在的贺卡,虽不见面照样可以互致问候,称之为“飞帖拜年”。到了明代,这种“贺卡”已臻完美,并有一个更为优雅的名字叫“拜年谒”。明代诗人文征明就在其一首《拜年》诗中写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大概纸上以书写真意为贵,情谊以距离相隔为美吧。现代人可资利用的网络技术手段已经今非昔比了,更应该延续古人节日删繁就简的拜年源流,充分利用多样化通讯方式,省去车马烦劳,节省时间精力,将新春祝福播撒得更远更广更有效率。
春节里,拜年“嫌简不嫌虚”,拜年方式的变革把我们从纷繁的人情往来中解放出来,那省下的时间做什么呢?读几本书,给自己“充充电”,不失为上佳的选择。且看古人在春节时是如何发愤读书的吧。1198年,南宋文学家陆游虽然时届74岁高龄,但那年春节那天他不为外面年纷年扰所动,一直读书到深夜,踏踏实实过了一个研读诗书年。他在《戊午元日读书至夜分有感》诗中写到:“傍架讨寻书散乱,倚屏吟啸发鬅鬙。”其头发零乱、双眉紧蹙、凝神思索的情形在诗中历历可见。可见他虽年逾古稀之龄,仍紧追时驹,壮志不老,发愤以继绝学,这种进取精神深深感染代代后世之人。无独有偶。元代诗人王冕专门选择春节这一时机,赋诗勉励学生们要努力读书:“骨格今年异,衣裳旧日殊。读书当努力,写字莫糊涂。”看到学生们一天天长大,他谆谆教导他们要惜时如金,努力读书,使知识和体格同步增长。当前时代,知识爆炸、信息革命等词汇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第三次浪潮在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正处于以科技创新引领的转型升级阶段,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着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我们应该学习古人,深知流年易逝,“努力尽今夕”,利用春节假期,抽出时间充实提高自己,并提倡过一个“读书年”“学习年”“提高年”。
现在经常提“年关也是廉关”,春节期间拒腐防变对党员干部来尤为重要。回溯历史长河,廉洁从政始终是人类社会治理的一个永恒话题,所以当它走进古人元日诗里也不足为怪。南宋诗人刘克庄在一首元日诗里写到:“闻道朝廷却苞篚,更无方镇进鞭靴。”表达了诗人闻听朝廷停止搜刮民财、禁止官吏取鞭靴之私时的欣喜之情。时年,刘克庄79岁,已近耄耋之龄,在频繁应付众多晚生参拜之时仍然留心廉政事件,可见反腐倡廉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从古以来一直是最大的民心。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之时,我们应珍惜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工作取得的压倒性态势,从古代元日诗里汲取精神力量,“从我做起”,净化政治生态,同心同力、众志成城,以顽强的斗争精神和锲而不舍的行动换来海清河晏、朗朗乾坤。党员领导干部应发挥头雁作用,清廉自守、担当履责,以实际行动回应党中央“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的殷殷期盼;每个党员干部应牢记节风反映作风、年关就是廉关,严守廉洁纪律底线,坚决抵制打着“礼尚往来”之名谋取权钱交易之实的节礼节钱。正像宋朝诗人赵蕃元日诗中所言:“莫向除薪觅如愿,且凭爆竹走山魈。”对待不义之财,切莫取后求神问佛、心存侥幸,切记“要想不被捉,只有不伸手”,只有常念自律“心经”才驱离贪腐心魔。
辞旧迎新之际,也是增岁添岁之时,有人慨叹易老,有人危楼数鸿,有人饥餐困睡,有人窗前赏梅。但古之高洁之士,从天道轮回中悟得梅花隔年、草色延年的不息生机,总能给人以不断进取的力量。笔者最喜的是宋朝方回的一首元日诗,其中写到:“有终还复始,无旧不成新。万古烧痕意,陈根岂尽陈。”每次诵读到此都会让人一扫时驹不可追之沮丧,顿觉老有老的价值,老要有不服老的志气。我想,上了岁数的同志也都会从诗中找到慰藉、发现希望。事业末竞,英雄不老。党员干部节日期间沐浴亲情、畅叙友情之时,应少一点“长大悲伤怕物华”的咏叹,多一些“自喜新诗胜旧诗”的鼓励,让身心充盈积极向上的正能量。1942年元旦,董必武同志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新年庆祝会上,即兴口占一首七律:“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伟大的革命豪情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表达了诗人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以及怀念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厚感情。同志之间应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积极倡导相互砥砺、共话理想、共同展望,利用节日相聚机会相互鼓励、相互交流、相互提高,为来年事业储备精神动能。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春节之际,品读元日诗词,再次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再次感悟到古时人心向善、积极进取的力量。“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让我们细寻古人胸臆,感受一首首元日诗清风,不断汲取开拓创新、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吴宁,47岁,南京市六合区纪委宣教室主任,组织编写出版廉政书籍《六合廉吏》,参与创作《中国纪检监察报》评论版《画里有话》,在人民评论网、中央纪委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报》《党的生活》杂志、《南京日报》发表文章多篇,获2017年中央网信办、中纪委宣传部颁发的优秀评论奖,被南京市六合区宣传部评为2017年十佳宣传工作者。)
编辑: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