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雌雄异体的反义词,雌雄同体是指在同一个体身上,既有成熟的雄性器官,又有成熟的雌性器官,在体形构造及生理特征方面,表现为雄性和雌性的混合物。
这个“个体”有植物,如玉米、南瓜、豌豆、西葫芦等,也包括连“人”在内的数量极少的某些动物。
本文所谈的雌雄同体,不是皮相——生物学概念上的,而是指人的精神层面显露出来的行事风格和气质、修养。近几年来,在影视剧等文学作品里,在媒体的新闻报道里,人们不时地看到、读到或谈论起某某是女强人、女汉子。这些受到夸赞的“女强人”“女汉子”,个个表现出了雌雄同体的天赋异禀:她们既有女性的温柔、细腻、敏感、妩媚,又有男性的果敢、坚毅、理性、刚强,把男人和女人的好品德、好作风集于一身,行走于江湖,有着良好的人脉资源,形成了强大的人生气场。
这方面,撒切尔可算得上一个标志性人物。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在担任英国首相11年半的时间里,让英国经济持续发展,解决了英国国内许多重大社会问题。可一旦离开办公室回到家里,脱去她威严的首相面孔和那身行头,挎起篮子上街采买,系上围裙下厨做饭、烧菜,她的身份便进入社会序列,成了丈夫的妻子,儿女的妈妈,孙辈们的祖母、外祖母。也正是人生这两种角色的切换和统一,诠释了名言“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醉人诗意和丰富内涵。
相比之下,商界给女人留下了更大的舞台。看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那些报纸上有名、电视上有声,在福布斯富豪榜上占据一席之地,在自家行当取得骄人业绩,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女企业家们,哪个不是既能杀伐决断,风风火火闯九州,又能岁月静好,温顺似水?她们的修炼、作为和影响,述说着人之为人,干事创业,性别从来就没有高下之分。能不能抢占行业的先机,做大人生的蛋糕,成为时代的精英,就看自己有没有胆识、气魄,能力的层级是否能飞升到宝塔尖上。
“雌雄同体”现象,也同样存在于男性。我老汉蜗居一隅,孤陋寡闻,没见过重量级的气质高雅、能力超强、事业有成,极具社会影响力的“雌雄同体”的名人、大腕。但一直以来我喜欢打篮球、看篮球比赛。所以,在观看全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的比赛时,还是发现了赛场上颇有雌雄同体气质的篮球运动员。我所在的S省男子篮球队的小Z,就具备这样的特质:他搏篮板、防守、盖帽,苦、累、险,在所不惜,尽显蓝领风采;他抢断、助攻、投篮,样样来得,与女性的机敏、多思、细心相媲美,当是称职的白领。这种攻防两端能文能武的双料球员,在整个CBA联盟里少有,因而他便成了人见人爱,各个球队争着要的“硬通‘货’”。无怨经济学家厉以宁告诫世人 :“蓝领、白领工人的界线正在逐步消失。当人们都在计算机边上工作的时候,你能说谁是白领、谁是蓝领吗?”
英国20世纪最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女权运动先驱弗吉尼亚·伍尔夫说:“在我们每一人当中都有两种力量统辖着,一种是男性的,一种是女性的;在男人的头脑里,男人胜过女人,在女人的头脑里,女人胜过男人。正常而又舒适的存在状态,就是在这二者共同和谐地生活,从精神上进行合作之时。”
对于芸芸众生的你、我、他来说,“我们大家”的智商、情商可能都不怎么出众,做人做事达不到雌雄同体的理想状态。但这不要紧,只要我们懂得并记住柏拉图说的“人本来是雌雄同体的,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缺失的那一半”,尝试着为心灵结构装上一套双系统,朝着雌雄同体合璧的方向努力,纵是活得平淡、平庸了些,不虚此生,那也无悔。
(彭友茂,山东《临沂日报》高级编辑,中国写作学会理事,现已退休。出版集子:《学会扔香蕉皮》《凭杂文能找到朋友》。北方文艺出版社2015年年9月出版的《中国当代杂文家》有其专文记述。)
编辑:杨东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