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共享不是共产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4-0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共享经济是个新生事物。短短几年间,共享单车已覆盖了城乡各地。有人质疑,说共享经济应该是富有者把多余的财富拿出来给他人分享,指责共享单车收取押金和租金,是一种牟利行为。

  这个说法陈述了事实,指责却毫无道理。

  按他的思路,共享经济应该是打土豪、分田地,将一部分人的富余财物无偿贡献出来,供大家享用乃至占有。令他失望的是,没有人提供这种免费的午餐,共享经济只是一种商业运营模式。其营运者既非富可敌国的大款,也不是舍己为人的雷锋,他们投资买下大批汽车、单车、雨伞之类供公众使用,从中收取押金和租金,的确是为了自己赚钱。无利不起早,没有一定的收益谁愿意出巨资冒风险。好在他们赚钱的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给大众提供方便,减少了环境污染等等,使社会和大众也从中受益。由此才受到广泛的欢迎,得到迅猛的发展。

  那些捉襟见肘的月光族,打的比买车养车便宜多了。若想发飙跨“宝马”兜兜风,共享经济也能帮他圆梦。他不交押金不出租金,美梦怎能成真?何况那点押金和租金与车贷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从共享单车的运营状况来看,收取押金和租金尤其必要。目前,共享单车被四处乱丢、人为损坏,甚至被一些人占为己有,都把它当做公物毫不爱惜。若要正常运转下去,管理者需要工资,车辆损坏必须维修,丢失后更得重置,扩大营运范围也需追加投资。刨去这些费用,共享单车能否盈利,还是个问号。

  此情此景仿佛激情燃烧的1958年。那时大跃进的战鼓擂得震天响,全国人民都热血沸腾,都沉浸在“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的美梦中。跨上桥梁后也果真步入了天堂:走遍全国到处都是大食堂,吃不完还有浪费的,都以为馅饼来自天上。结果没吃上两个月,“桥梁”还在,“天堂”却升了天。现在有资料说,办食堂是跟苏联老大哥学的。苏联虽然工业发展起来了,农业轻工业却始终是它的短板,凭票排队购食品是一大景观,也是一块心病。我们邯郸学步,吃垮食堂后也饿了三年肚子。

  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蓝图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还要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中国的古训也告诉我们,“不怕无来处,只怕多去处”,坐吃山也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物质财富虽未达到“泉源般涌流出来”的地步,较之1958年确有天渊之别了。遗憾的是,居然还有一部分人没有脱贫,有的甚至为吃饭发愁。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好些人“一顿吃下一头牛,屁股底下坐栋楼”。好多富豪家中豪车无数,私人飞机、豪华游艇,一应俱全;贪官的金钱成吨发了霉;公款吃喝一顿饭花费上万元乃至几十万,一顿浪费掉的足够穷家小户吃一年。把这些挥霍浪费奉献给贫困地区,就足够那里的群众脱贫。这些人身居高位,理应看到贫困地区的生存状况,可他们把自我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的奢靡看得比群众的温饱更重要,俨然视若无睹。

  吃饭不要钱时不但可以敞开肚皮吃,还可以随意抛撒不心疼。一旦要自己掏钱了,就得掂量掂量吃多少合适。所以,仅仅有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远远不够,还得有大家对无良私欲的抑制,还需要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高度自律。现实表明:一个社会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不算太难,“要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却有点难。

  老虎苍蝇们的学历普遍比群众高,在台上都说得头头是道,原形毕露时反让人们看出了他们道貌岸然的可笑。提升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靠空洞的说教不顶用,必须有一定的规则、制度来迫使你自律。整治公款消费后,酒店舞厅的生意急剧萎缩就是明证。共享经济收取押金和租金,也是叫你别把他人的财富当做公物来糟蹋,要量体裁衣、理性消费。

  或许,未来的共产主义不一定是财产的共同占有,而是撇开所有权,实现财富的共同分享使用。要保障分享使用切实到位、有序进行,押金和租金之类的管束就必不可少。

  2018/3/30/于上海南箐园

  (作者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其杂文《贪腐的起点》获第三届“克权杂文奖”三等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