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教育也要求真务实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6-1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六一儿童节上午,我随孙女一道参加了幼儿园的庆祝活动。小朋友们的歌舞表演过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拍卖活动。拍卖的物品是幼儿园孩子们捐出的旧玩具。老师站在场地中间主持拍卖,小朋友们围坐成一个U形,手拿着牌子参加竞拍。首拍的是一副望远镜,起拍价30元,小朋友在家长的辅导下举牌竞价,很快举到了310元。老师高声宣布:“310元,一次”“310元,两次”“310元,三次。”最后落锤敲定:“310元成交。恭喜26号拍得这副望远镜!”然后,26号小朋友跟着家长上来交钱领物品。其后拍卖的碟片、复读机、点读机等,分别以100元至300元的竞价成交。整个拍卖过程一板三眼、煞有介事。

  大件拍卖完毕,进入小物品摊点交易。周边的小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小型塑料玩具和布艺制品,随孩子们自由挑选。还有家长带着小孩出售巧克力、钙片糖之类。有个年龄稍大的女孩同家长合作,现场用面包片做成三明治,5元一份,搭配牛奶出售,居然被抢购一空。庆典现场一时成了熙熙攘攘的自由市场,孩子们兴奋地选购着自己中意的物件,也感受了商品交易的氛围。

  儿童都酷爱玩具,见到新颖一点的就想买,买回家玩过一两次就喜新厌旧弃之不顾了。现在的住房空间都有限,没地方存放的玩具只能当垃圾扔出去,浪费的确不小。今天的拍卖活动使玩具得到了二次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善莫大焉。更重要的是,它还启迪了孩子们的市场经济意识,比起刻板的老夫子教育更有意义。

  从事刻板教育的“老夫子”年龄不一定老,老在思想陈旧行事呆板,自以为精通国学,实则一知半解。他们只知道孔圣人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由此便侈谈义、耻言利,似乎一讲到买卖就是一身铜臭。他们看到今天的拍卖会,或许又要斥之为诱导孩子唯利是图了。殊不知孔圣人也要吃五谷杂粮,也有七情六欲,也得脚踏实地。

  相传孔子时代的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国外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出钱把人赎回来,回国后就能得到赔偿和奖励。很多流落异乡的鲁国人因为这道法律得到救赎,有幸回归故里。孔子的弟子子贡是个富商,他从国外赎回了很多同胞,并情愿为国分忧,没要国家的赔偿。孔子却大骂子贡,说他伤天害理,祸害了无数落难的同胞。

  他说,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鲁国原先的法律,所求的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义”字,只要大家看见落难的同胞能够生出恻隐之心、只要他肯不怕麻烦去赎这个人、去把同胞带回国,他就完成了一件善举。事后国家给他补偿和奖励,让他不会受到损失,而且得到大家的赞扬。长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这条法律是善法。

  孔子认为,子贡的所作所为,固然为自己赢得了更高的赞扬,却同时拔高了大家对“义”的要求。往后那些赎人之后去向国家要钱的人,不但可能再也得不到大家的称赞,甚至可能会被国人嘲笑,责问他为什么不能像子贡一样为国分忧。从此以后,很多人就会对落难的同胞视而不见,很多落难者也就难于返回故国了。子贡的行为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不但不是善事,反倒是最为可恶的恶行。

  今天也有空谈“义”回避“利”的实例。重庆曾有位44岁的农民金有树,路遇一辆中巴车落水,他跳进水里救出了19名被淹的乘客,却因在冷水中浸泡时间过长、呛水染上了肺病。金有树的壮举本应得到表彰和奖励,可他为治病求助社会和有关部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和救助,只好自己借债就医,几个月后终因无钱继续治疗而去世。安葬时,被救的19人竟无一到场。

  假若孔子得知了此事,他一定会像痛骂子贡一样大加挞伐,能够将大把的票子甩给道貌岸然专事说教的戏子,把她们捧为“国家精神造就者”,怎么就对实实在在舍己救人的英雄一毛不拔呢!再倡导什么见义勇为舍己为人,还有人听吗?“义”的调子唱得再高,没有“利”做支撑,终究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历来对孔子褒贬不一,但他是一个大教育家却无可否认。他求真务实不尚空谈的教育思想,确也值得继承发扬。

 

  2018/6/2于上海南箐园

 

  (作者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其杂文《贪腐的起点》获第三届“克权杂文奖”三等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