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杂文就算了吧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9-1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岩泉】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前不久,某市纪委组织全市作者参加一次“廉政征文比赛采风活动”,本人也荣幸地被邀请参加,并写了一篇杂文体“命题作文”,还取了个醒目的标题:《以樟促廉内涵外延,有机结合人与自然》,大约1600字左右。本人甚感满意,估计特等奖拿不到,一等奖应该没问题。

  征文结束后,鄙人的这篇得意之作,非但没获得档次奖,而且连入围的资格都被取消。因为,在另一次某县举办文学活动采风期间,组织单位在给参赛作者发上次廉政征文结集出版的书,我看到所有参加征文的作者都得到一本,却未通知我去领书。于是,我只好从别人手里拿一本过来翻了翻……

  从头至尾就是没有我的作品。有一位文友不解地问我:“老兄,您可是征文获奖专业户,而且此类体裁征文恰是您的特长。怎么?是不是嫌这次征文的奖额太少而没兴趣,所以不屑一顾而拒而远之……”

  对此提问,我无法正面回答。只好说:“哪里,哪里。因为上次采风之后,回家正好赶上战友组团到外地旅游,所以只顾饱览风光,忘记了征文拿奖。这就叫有所得,必有所失嘛……”文友认可地“啊”了一声说:“这倒也是。”

  世间真是无巧不成书。正当我与这位文友对话时,恰巧有一位上次征文的评委站在旁边。他拉了拉我的衣袖,示意要我跟他去一个方便的地方说几句悄悄话。说他就是上次征文的评委,很惭愧,不但没给我评奖,而且连我的那篇文章也被打入冷宫。他还很抱歉地对我说:“倒不是因为您的文章写得不好,而是犯‘了忌’。也就是说,尽管征文要求写‘反腐倡廉’的主题内容,但仍然要以表扬和歌颂为主,批评与鞭挞的文体或文章能不用最好不用。您的那篇杂文体裁的文章,评委们一致认为,不管从立意还是结构,无论从文笔还是细节描写,都称得上完美,有许多精彩的句段让人拍案叫绝!您以疱丁解牛之春秋笔法,入木三分地剖析某地存在的腐败现象,难免会使人对号入座。当然,作为作者,您可以用自由不羁的想象、恣意汪洋的语言、奇异新颖的感觉。谁都知道,说真话能使文章有血有肉有骨头,实实在在,具有一定的分量和价值。”接着,他话题一转:“但是,不是有一句话,叫做‘说着了他才急吗’?所以,有些事情,正如一位高人所调侃你可以照我说的去说,但千万不能照我说的去做……”

  “上车啰!上车啰!”我们正谈得投机时,文学采风的承办单位组织者,在宾馆大门口点名上车。我以简短的话语感激这位老师对我说的悄悄话。我说:“老师您的这番肺腑之言,真的使我胜读十年书,确如醍醐灌顶。可以说,远比我的那篇文章入选获奖的价值要高得多。我应该庆幸我的那篇文章,因‘犯忌’而才有机会听到您这番金玉良言。假设入选、获奖,可以断定,我所得到的,绝对要比我所失去的多得多……”

 

  (岩泉,本名袁大水,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全国数百家报刊发表诗文作品1000余(首)篇,出版诗集《泣血的心韵》,杂文集《朝话夕食》《心声集》,小小说集《世道沧桑》)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