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关于日本人身材增高的随想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8-09-1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唐汇寅】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不知道是不是牛奶商人出于推销的目的所为,各种传媒上曾一度盛传日本人身材增高是牛奶的功劳。二战结束以后,日本人的身材确实增高了,但是不是喝牛奶补了钙的原因却值得商榷。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狭窄,资源贫乏。不过,环绕它的全是烟波浩渺的大海,它的捕鲸船几乎走遍了全世界,大海早就是日本的重要食物来源,日本人吃鱼的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人。鱼、虾、蟹的含钙量也不会比牛奶低,深海鱼油更是大补滋养品,为什么日本人以前就没有长高呢?

  略知一点日本历史的人都知道,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也是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有过战国时代,有过幕府与天皇争权夺利。在那些战乱不断、生灵涂炭的岁月,老百姓的生活好不到哪里去,海产品也不是普通群众能够尽情享受的。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为了对外扩张,以朝鲜和中国为敌。一个弹丸小国挑战我泱泱大中华,无异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论满清和民国如何落伍,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执意以卵击石,只好倾尽举国之力,天皇带头节衣缩食,让老百姓也勒紧裤腰带扩军备战。为了赢得战争,日本人在二战前后的日子都过得很困苦。战败以后更不用说了,电影《望乡》中的镜头就反映得很充分。

  此外,日本人还不善于有效地开发利用资源。比如他们吃莴笋就只吃上面的叶子,不知道下面的笋柄无论味道还是营养都比叶子强多了。在我们中国人眼里莴笋全身都是宝,除了叶子外,笋柄既可以炒了吃又可以炖着吃,还可以腌制,有的地方腌制笋条时加入玫瑰花,清香无比,连笋上的皮因为清脆也被我们美称为“笋钱”。豆制品是含钙量很高的食品,但日本人不会制作,我们中国人制作豆腐的技术直到清朝顺治年间,才由福建的隐元和尚传入日本。资源既然有限,加上不会开发利用,人的营养来源更加可怜,身体怎么长得高呢?

  战败投降后,日本人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和平建国。由于专注于经济建设,他们反而获得了更多的海产品,奶牛也喂养起来了,美国的大豆、牛肉也源源不断地购进来了,“汉方药”的研制甚至超过了其原产地中国。过去用于穷兵黩武的资金现在拿来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繁荣自然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和保健都跟上来了,身体焉能不逐步增高。

  由此看来,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平才是人民的福祉。不过,和平年代里,如果将牛奶制成“三鹿”奶粉,在豆腐里加入吊白块,也只会上演阜阳大头娃娃那样的悲剧。至于“长春长生公司”把预防疾病的疫苗也当做儿戏,那就跟日本当年的731细菌部队只隔五十步之遥了。

  战争是公开的杀戮。跟“三鹿”“长春长生”共处也无异于与狼共舞,虽然不见刀光剑影,却时刻有暗流汹涌,令人防不胜防。这是一种另类的战争,只不过参战的单位由国家和军事集团变换成了个人或小利益团体而已。战争尚且有一定的规则须得遵循,比如不准使用生化武器,不准杀害平民、虐待俘虏。生产“三鹿”奶粉和假疫苗的,添加吊白块和苏丹红的……他们一点规矩也不讲,典型的杀人于无形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优先考虑的恐怕就不是身材增高的问题了。

  2018/9/8于上海南箐园

  (作者系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其杂文《刘项还是要读书》获第四届“克权杂文奖”一等奖,杂文《贪腐的起点》获第三届“克权杂文奖”三等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