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说“残”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2-0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若群】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国人有个不太好的认知习惯,即先入为主,以貌取人。看人长相好看,穿戴阔气,就以为是富人而敬三分;看人长相丑陋,衣着简朴就以为是穷人而贬三分。于是,坊间才有了“人敬有的,狗咬丑的”之说。

  对此,自从古人仓颉造字时,就带偏见和歧视了。譬如“残”字,一边是“歹”字,另一边是“贱”字去了“贝”字旁,组成“残”字,不是带有明显的歧视吗?

  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因为医学和科技不发达,古人对于出生的残疾婴儿难以理解与接受。加之当时邪教、巫术和占卜盛行,古人错误地认为,女人生育的残疾婴儿,是其祖辈或前世做了孽,是上天对当事人的一种惩罚。

  从奴隶和封建社会的君王残暴的制造劓鼻、削足、断臂等残疾现象,到纳粹希特勒为了所谓保护“日耳曼人种”的纯净,而疯狂地虐杀犹太人和残疾人;从歇后语“瞎子点灯——白费蜡的讥讽,到近代乃至当代戏剧影视里,对傻子、疯子或独眼龙等角色的嘲弄,都说明了封建意识以及世俗观念,对残疾人的侮辱、歧视、排斥和偏见,对人道主义的扼杀、摧残和迫害。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卞和的人,在荆山脚下采到了一块珍贵的玉石,卞和将玉石献给了楚厉王。可厉王不认得玉石,以“欺君之罪”,砍去了卞和一只脚。武王即位后,卞和又去献玉石,结果楚武王也不认得玉石,同样以“欺君之罪”,砍去了卞和的另一只脚。后来楚文王继位,卞和再次将玉石献上,楚文王命玉匠仔细琢磨,果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玉石,后人称之为“和氏璧”。呜呼!君不识才,不讲人道,蔑视生命,人为地制造残疾和冤案,古往今来,并不少见。

  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的部下张松,官至益州别驾。他身材矮小,鼻塌齿陷,走路一瘸一拐,形象丑陋。然而张松声音洪亮,颇有计谋,具有过目不忘的绝技。他听说曹操求贤若渴,便带着西川(现在的四川西部)的地图投奔曹操。可曹操见张松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便有三分歧视。加上张松顶撞和揶揄他,曹操气急败坏,拂袖而去。张松伤心地投奔了刘备,因而使曹操丧失了获得西川的大好时机。倘若曹操能够善待或尊重张松,历史恐怕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在动物学家眼里,残即废,废则无用。而在社会学家看来,残疾只是一种社会现象或医学术语,因为残疾人首先是“人”,他们同样有人的尊严和权利。尽管生理残疾了,但他们会采取替代或补偿的办法,用其潜在的、超乎寻常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去实现远大的抱负,实现人生之梦想。

  譬如,我国古代的盲人音乐家师旷,弹琴技艺高超,据《周书》记载,他不仅擅琴,也会鼓瑟,还通晓南北方的民歌和乐器调律,成为我国古代音乐的鼻祖。美国的罗斯福患了麻痹症导致瘫痪,他却以惊人的军事才能和治国方略,连续担任4届总统,成为二战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前苏联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身体瘫痪与双目失明后,没有颓废,在病榻上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并教育了千千万万人。我国的张海迪自幼瘫痪,她依靠自学,掌握了英语、德语、日语和世界语,懂得医学,并获得了硕士研究生学位,成为当代作家和著名社会活动家。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残疾人同样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创造者。

  其实,残疾是与生俱来、不可避免、难以消除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遗传、疾病、战争、灾难和车祸等不确定因素,都会造成一定数量的残疾人。从广义上讲,完美无缺的人,纯粹健全的人是没有的。因为健全与残疾,总是相对立而统一,相比较而发展,相排斥而依存的。另外,也并不是说,一旦人的身体残疾了,就一切都废了。因为有的人虽生理残疾,可心理健全,精神可嘉,经过不断地拼搏进取,同样可以成为有用之才;而有的人虽生理健全,却胸无大志,醉生梦死,庸碌无为,也无异于行尸走肉。显然,残疾人通过自身努力,社会理解,政府赈济,人们关心,同样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和创造业绩。

  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社会各界应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承担《残疾人保障法》赋予的责任和义务,扶弱助残,奉献爱心;弘扬人道,共建和谐,为发展残疾人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简介:邢继芳,男,笔名若群、方冀行,汉族,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生,肢体二级残疾,现为大庆市民政局退休干部,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系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杂文学会常务理事,哈尔滨文史馆馆员,大庆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大庆市残疾人作家协会主席。多年来,在报刊与网络发表作品500多篇。作品被《人民文学征文专号》《杂文选刊》《北京杂文》《当代杂文》《参花》《岁月》《北国风》《文史纵横》《哈尔滨法学》杂志和《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媒体发表与转载。有多篇散文、杂文和报告文学入选多种文集并获奖。著有杂文集《为公平正义而歌唱》。)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