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壶盖为什么会啪啪地响?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5-0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俊良】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壶盖为什么会啪啪地响?

  今天说来,这一看似常识性的问题,却触及哲学领域物质与精神两大终极。简单说,提这样的问题,要有相应的人文环境。

  200多年前,提出这一问题的,是英国孩子瓦特。那天,瓦特看见炉子上有一壶水开了。开水在壶里翻滚,壶盖不住地上下跳动,啪啪地响。瓦特很奇怪地问,“壶盖为什么会动”?得到回答是,“水开了,壶盖就会跳动。”瓦特不解,“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会跳动呢”?

  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瓦特。一壶水发出的水蒸气,能够推动一个壶盖,更多的开水发出的水蒸气,能推动更重的东西吗?瓦特长大后,一直研究这个问题。他吸取了前人经验,经过一次又一次试验,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按国人思维习惯,瓦特对“壶盖为什么会啪啪啪地响”这一问题的提出,应更名为“瓦特之问”!至少,依《史记》列传例,编纂瓦特出生之时,应有日月异常、红光赢室、异香满屋等异象,至少门前有大树如盖。仅一句“瓦特发明蒸汽机,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总觉得岌岌可危。

  果然,“瓦特之问”很快易主!经国人考证,第一次提出“壶盖为什么会啪啪地响”的人,不是英国人瓦特,而是明代哲学家李梦阳。明嘉靖二十三年(1532年),“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李梦阳,在《空同子》一书中,详细记载李梦阳观察“壶盖为什么会啪啪地响”过程,提出“空同子围炉而观铜瓶之水,热极则响转微”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李梦阳的观察,得出了与瓦特截然不同的结论。相同之处,一曰盛水“器皿”,瓦特用“壶”(铁或铜),李梦阳用“铜瓶”;二曰烧水热源,二人均用“炉子”(燃料为煤或炭);三曰水开以后,都发现了“壶盖啪啪地响”这一问题。

  不同之处,瓦特的思路,直奔了物质;李梦阳的思路,却奔了精神。以至面对“壶盖啪啪地响”之水壶,瓦特思考的是“热力”与“动力”之间的关联;李梦阳“乃喟然而叹曰‘嗟至宝不耀,至声无闻,天之道哉!天之道哉!凡欲人知者,非足者也;凡人不知而闷者,欲人知者也”。

  “问题”的发现有先后,解决问题却因“格物”而不同。熟读经书的李梦阳,跻身“上流社会”,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梦想,一旦遭遇“铜瓶之水”之“热极则响转微”这一“格物”现实,联想到的问题,肯定与“道”有关。正像瓦特崇尚“科学”与“自由”,遇到“壶盖啪啪地响”,进一步研究“器”,并深入探讨“器”一样。

  显然,问题出在了中西“格物”上。国人之“格物致知”,无论程、朱或王阳明,都指德性之“知”,而非经验之“知”。程伊川说,“知者,吾所固有,然不致则无从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意思是,凡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关联事,都属“玩物丧志”!

  “壶盖为什么会啪啪地响”?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李梦阳发现“响水不开,开水不响”。何以如此,根子在世间仅存“入仕”一门显学,其余皆为末技。正如国人之占卜,西人之天文;国人之算学,西人之几何;国人之章句,西人之文法。这个道理,国人一直存有认知误区。

 

  (作者简介:王俊良,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幼好读书,不求甚解。及长,从业媒体至今。偶有文字行世,赖众师友不弃。优点,好酒、好茶、好美食;缺点,喜书、喜游、喜美女。努力方向,争取写出不让人恶心的文字。)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