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不索贿”更可怕?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9-0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迂夫子】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索贿”和“不索贿”,哪个更可怕?稍有点常识的人肯定认同前者。索贿者如老圃入园割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被索贿者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怎不可怕?说来奇怪,《资治通鉴·唐纪七十》记载一事,却给出了相反的答案。“陈敬瑄多遣人历县镇诇事,谓之寻事人,所至多所求取。有二人过资阳镇,独无所求。镇将谢弘让邀之,不至。自疑有罪,夜,亡入群盗中。明旦,二人去,弘让实无罪也。”

  陈敬瑄是宦官田令孜的哥哥,“寻事人”就是田令孜设置的一种特务组织。“寻事人”经常到各地巡查,所到之处巧立名目,贪贿勒索,地方官不胜其扰。有一次,两个寻事人过资阳镇,竟然没要钱!资阳镇将谢弘让心里很是不安,就主动邀请(实质主动行贿),结果也没来。谢弘让越发惶恐,觉得这比要钱还可怕,干脆逃跑做了强盗。

  不索贿却将人“逼上梁山”,实在匪夷所思。这两个寻事人为什么不索贿?难道是山大王转了性,放下屠刀想成佛?转性之说似乎不成立——狗怎么能改了吃屎?单从“寻事人”这名字就可以想见,他们是一帮什么样的人,是专门来找事儿、找茬儿的!这些特务的职能就是监视地方官,有这特权,自然不能浪费,趁机搜刮些金银,中饱私囊,何乐而不为?地方官为免被“寻事”滋扰,干脆花钱免灾,不等你来“寻事”,直接就“省事”,送来金银“了事”!

  细思“不索贿”更可怕的逻辑,似乎不能忽略一个事实:不是“不索贿”可怕,而是因为长期索贿,突然不索贿才可怕。索贿行贿的风气日久形成,一旦突然打破这种风气,哪怕是善意地,也会令弱势一方成为惊弓之鸟,更何况“寻事人”的不索贿根本就无善意可言。唐僖宗入蜀时,是对蜀地不信任的,因为不信任,才在蜀地设置“寻事人”这种秘密警察组织,蜀人自然又忌惮又愤怒,在朝廷的秘密监视下,人人自危,常怀恐惧,难免与朝廷离心离德。这才不难理解,为什么谢弘让会被“不索贿”吓跑了。

  当年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寻得卫国的巫者来监视敢于公开指责他的人,只要巫者一打小报告,立马就把被告发的人格杀勿论。举国上下,民不敢言,道路以目。君视民如草芥,民自然视君如寇仇。所以,百姓最终不堪高压统治,纷纷反抗,把周厉王放逐。殷鉴不远,唐朝的统治者却不自省,仍然在蜀地搞秘密警察这一套,自然于国无益。前文提到被吓跑的谢弘让落草为寇,最终被“寻事人”诱捕,以造反罪名处以极刑。结果,这一事件导致蜀地官员惶恐不安。邛州土豪阡能曾任邛州牙将,因公事误期亡命为盗,被“寻事人”引诱,本来想自首,一看谢弘让惨死,便心灰意冷,干脆也造反了。

  “不索贿更可怕”这一历史怪现象,说到根子上是为政者和百姓之间互信的问题。孔夫子有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意思是说,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唐朝在僖宗后仅苟延残喘了二十年便寿终正寝就是明证!

 

  (作者简介:迂夫子,男,70后,本名高自发,曾用笔名高天。祖籍山东,现居辽宁。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杂文学会理事。职业教书,业余码字。文章散见于《杂文月刊》《杂文选刊》《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短篇小说》《岁月》《小说月刊》《读者》《青年文摘》等纸媒。有杂文、小说多次收入年度杂文、小说选集,多篇小说选入中高考语文试卷或模拟卷)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