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可贵的精神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1-08-08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李志远】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1937年,“华北之大,却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于是,在抗战烽火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被迫南迁昆明,在西南边陲的土墙茅屋,组建了西南联合大学。

所幸,历经8年,西南联大的3000名毕业生中,走出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160多位两院院士,还有包括费孝通、宋平、钱伟长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哲学家任继愈、经济学家刘国光、语言学家朱德熙、著名英语教授许国璋等人文社会科学巨子。

面对从西南联大走出的这些成就卓著者,惊喜之余,不能不深长思之:他们的高强本领,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有道是,“名师出高徒”。在西南联大,大师云集、群贤毕至。朱自清、闻一多、钱钟书、朱光潜、陈寅恪、冯友兰、陈省身、华罗庚、吴大猷等等,200多位顶级人才汇聚于此,教书育人。学子们的高强本领,无疑得益于那些名师的谆谆教诲。

有名师教诲,固然重要,但这毕竟是客观条件,而起决定作用的,当是学子们主观上的可贵精神。

首先是爱国主义精神。这是学子们最宝贵的精神支柱。他们自觉践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古训,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正如西南联大的校歌所唱:“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尽管困难重重、艰苦异常,但学子们不畏惧、不退缩,肩负国家民族命运,坚持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其中有些人投笔从戎,滇西战场上到处活跃着西南联大学生的身影,有的还壮烈殉国。学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此亦可见一斑。有位西南联大校友、后来的院士说:“那时国家快亡了,我们读书时哪会想着就业赚钱啊!都是想着学好了,怎么才能救国。”学子们胸怀救国之志,坚韧不拔动力足,“有志者,事竟成”。

其次是吃苦耐劳精神。著名作家、107岁的西南联大校友马识途,回忆当时情景时写到:“烽火万里踏征程,桢干移枝到春城。茅草为顶遮雨露,土泥作室听书声……”当年由平津南迁,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从塘沽坐船到越南,再经滇越铁路坐火车到昆明;二是步行数千里到昆明。但是,为了节省经费,大家纷纷请求并最后选择了步行。徒步跋涉数千里,甚至路径不毛之地,风餐露宿,到了昆明,还要住茅草屋、在泥土教室上课、挑灯夜读、到泥土图书馆抢座位,等等。其苦、其累、其难,可想而知。但是,历经风雨,终见彩虹——获得骄人的学业硕果。

还有团结友爱精神。郑天挺教授回忆说:西南联大的8年,团结友爱很可贵。冯友兰也回忆说:“教授师生真是打成一片。……那一段生活,是又严肃,又快活。”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子之间,互敬互爱,互帮互学,团结一致,密切合作,共同经历苦难,一起探讨学问,战胜了现实生活中的困苦,排解了心灵上的纷扰,乐观旷达,奋发向上,所以终成大器。

西南联大那些佼佼者,锻造、打磨自己高强本领的可贵精神,必将如同他们在不同领域的杰出贡献,闻名遐迩、鼓舞人心、发扬光大。


(原载杂文集《一枝一叶总关情》)


(作者简介: 李志远,网名司马一夫,军休干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1年 7月 22日出生在河北省栾城县一个小农村,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参军入伍,退休前是正师、大校。主要写杂文、散文,也写诗歌。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杂文月刊》《唐山晚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军内外几十家报刊发表千余篇作品。已出版《包含香味的玫瑰》《观钓偶感》《另类公道》《幽默与遐想》《人生碎片》《一枝一叶总关情》《灯下杂想》《李志远杂文选》等文集。曾获《人民日报》“金台奖”等几十个奖项)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