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你吃了吗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2-05-10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卢文平】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第七届克权杂文奖_横.jpg


你吃了吗?

这是一句非常朴实普通的问候语,现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年轻人,采用这样方式打招呼的不太多见了。但是,上了年纪的人,特别在农村老家,见面仍然还多是以“你吃了吗”问候寒暄。

时代在变化,历史在进步,我们见面打招呼的用语也在逐步变化。可是,“你吃了吗”这样一句简单寻常的问候语,它蕴含的深层次历史文化含义,其实还是值得探究的。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翻开历史,看朝代更替,饥荒战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饥饿始终纠缠着中国人,能否吃上饭可是一桩大事,攸关个人生死。《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被楚国围困许久的宋国百姓为了生存,“易子而食,析骸以爨。”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逃亡卫国之时,饥饿难耐向沿途的村民乞食,村民给了他一块土让他吃。随同逃亡的介子推在重耳饿得快要晕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汤给他喝。王公贵族尚且如此,朋友或熟人见面,关心的道一声“你吃了吗”,是对对方生存的关怀。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认为,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吃饭是一个生活的问题,民生问题。《汉书·郦食其传》也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可见,无论何时,吃饭的问题,是涉及到人的生存的根本问题,尤其在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的时代,吃饭的问题就成为大多数人首要关心的问题,一句“你吃了吗”的问候,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和关切。

现在经常有人把“食色性也”解读为:吃饭、美色,是人的天性。这样的理解是有误的,“食色性也”语出《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这里应该读作“食色,性也”,食,有喜爱的意思;色,这里为美好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即喜爱美好的东西,是本性使然,与吃饭和美色毫无关系。

最近看到一段短视频,是一位中东学者向人们诠释中国人“你吃了吗”这句问候语的深刻含义。他用哽咽的语言、悲悯的情怀解说:中国人见面时候,彼此问候“你吃了吗”,那是他们懂得饥饿是什么。所以当每一个人遇到别人的时候,他都会问你吃了吗。如果你没有吃,无论我有什么,请坐下,吃。这是谦卑以及对他人的关怀。一句“你吃了吗”的问候,背后饱含着中国人的辛酸历史和美好品质。

“你吃了吗”,这句话从什么时候沿袭成为日常问候语,我们无从探寻,也许它是我们的先辈对饥饿的一种刻骨铭心的体会,是一种深刻在DNA里面挥之不去的烙印。也许在古时候的文人或史官看来,这只不过是一句粗俗俚语。可是,就是这样一句简单得不能够再简单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使人感到分外的亲切和温暖,甚至是刻骨铭心。久而久之,这种显示对其他人关心的问候语就保存了下来,成了见面打招呼的普遍用语。

我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大学毕业来武汉报到,绿皮火车中摇晃了近十小时。清晨四点多钟在汉口火车站下车,我疲惫的身躯拖着沉重的行李到达单位时候,大约是五点多钟。单位大门还没有开,天下着小雨。我站在大树底下边躲雨边焦急地等待开门,衣服行李都打湿了,头发贴着头皮直流水。约七点钟,门开了,门房的师傅看见我的凄惨和狼狈样子,面容和善地用武汉方言说:“小伙子辛苦啊,你过早了冇?”就是这样一句简单而温暖的问候,我顿时觉得心里一热,满身的疲惫、饥渴和孤单一扫而光,一股强烈的亲切亲近感油然而生。就是这句“你过早了冇”淳朴的武汉方言,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现在,时代变化了,年轻人见面的问候语变成了“Hello”“你好”。一些人认为,改革开放几十年,我们现在的物资丰富了,不再有饥饿的担忧,“你吃了吗”已不合时宜。我不认同这样的说法。“Hello”和“你好”呈现的是千人一面的程式化用语,他们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没有任何人文的温度,就像英国人见面用谈论天气好坏来问候一样,无论认识与否、亲疏与否均可适用,给人感觉都是一种例行公事。而我们传承千年的“你吃了吗”,是中华文明和历史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特色印记,体现的是一种关爱、友情、亲情、温情,而且在更深层次上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先辈曾经因为饥饿遭受的苦难,要节约粮食、珍惜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绝不只是枯燥的说教,节约粮食是美德,也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责任。节约粮食,杜绝浪费,是对先辈最好的尊重,也是对粮食的尊重,更是对那些劳动者最大的敬重。

下次见面,我还是会说:“您吃了吗?”


(2022年5月4日)


(作者为长江水利委员会工程师,已在“大楚英才网”“东方乐读”微信平台发表乡愁散文多篇。)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