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开错药方的嘉庆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4-04-25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刘吉同】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嘉庆5年(1800)乾隆死了,嘉庆真正亲政了,老爹留给他的是:吏治腐败、社会动荡、国库空虚、思想禁锢。而此时的西方,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及启蒙运动风起云涌,相互激荡,相互影响,使西方国家全面进入了现代化。

此时的大清,太需要一位懂世界、有魄力、有勇气、敢担当的大政治家做皇帝。对外敢于打开国门,发展对外贸易和工商业,搭上刚刚起航的全球化之车,使中国主动从传统农耕社会迈入现代化之门。对内敢于壮士断腕,疗治已浸入骨髓的吏治腐败。然而——大清正“需要伟大人物的时候,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却是一个平庸的好人”(张宏杰语、浙江教育出版社《权力的面孔》288页,下同只注页数),此人就是嘉庆皇帝。

在这个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前,嘉庆开出的治国药方是:“以皇考之心为心,以皇考之政为政”,照搬照抄“祖制旧法”。嘉庆在位25年,十分勤政,没有一天不早起。洗漱之后,别的事先放在一边,恭敬端坐,除巡狩和斋戒外,天天如此,寒暑不问。阅读历代祖先留下的一卷卷《实录》和圣训,他认为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一切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晚年更是到了亦步亦趋、削足适履的地步。嘉庆21年(1816),英国派以罗尔·阿美士德为正使的使团来到中国,嘉庆仍以天朝上国自居,视英国是来朝贡的藩属之国。由于英使坚持不肯行三跪九拜礼,嘉庆将英国使团驱逐出境。这与乾隆接见英使马戛尔尼时的情形如出一辙,可见祖制对嘉庆来说,已入脑入心入魂。然而殊不知,大清此时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已经超出了几千年间中国所有政治经验范畴。就像作战一样,清国需要的是先进的“船坚炮利”,而嘉庆却坚定地认为:祖宗留下的那些锈迹斑斑的“大刀长矛”,可以战无不胜仍然“重农抑末”,打击工商业发展,片板不许入海死后一系列的“爆雷”就是由此埋下的。

为什么在需要伟大人物的时候,却出了个平庸之辈呢?这是皇权的宿命,无解。皇帝是优是劣,全靠生。另外,只能“瘸子里面选将军”。乾隆一生共生了17个皇子,到他选定太子的时候,只剩了4个,八阿哥沉溺酒色,十一阿哥是个吝啬鬼,十七阿哥轻佻浮躁,唯有十五子嘉亲王颙琰,“聪明力学,颇有人望”,这便选中了他,即嘉庆皇帝。(253)。皇子是什么?是衣玉食,是骄奢淫逸,是不食人间烟火,甚至是无恶不作。靠这种机制去选,能出伟大的吗?这是让公鸡下蛋啊!庆幸的是,嘉庆虽无大才,但私德很好,品格端方、为人勤勉、生活俭朴、待人宽厚。假如此刻大清选了个如明朝的万历、熹宗之流,老百姓又有什么办法呢?还不仍得“照单全收”。

那么,能否采取些补救措施,比如为嘉庆配备一个高水平的智囊团,提高其执政能力。理论上讲没有问题,但实践中是死路一条。因为皇帝大都唯我独尊,自认天纵英明,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异议者轻的会遭痛斥,重的被罢官乃至杀头。说说嘉庆朝的大学士洪亮吉。假如把此时的大清比作病入膏肓的蔡桓公,那洪亮吉就是扁鹊,正因为“扁鹊”把“蔡桓公”的病看得太准了,故洪大人才被流放伊犁。晚清的龚自珍、郭嵩焘、严复等人均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治国大才。然而他们的仕途都很黯然。慈禧与11国开战,战前将主和派杀了,战后又将主战派杀了。总之她是“墨索里尼,永远有理”。故“智囊团”云云,无非是多几个冤魂罢了。

满脑腐朽的僵尸理念,对时代文明又一无所知,致嘉庆一朝危机四伏,内外交困,贪官遍地,民变四起,民不聊生。他自己也很痛苦,抱怨、迷惑、焦虑、愤怒、尴尬,填满了他在位的每一天,最后在“为君难,至朕尤难”的哀叹声中,于1820年呜呼哀哉。不过,嘉庆的运气不错,把鸦片战争甩给了儿子道光,把洪杨之乱丢给了孙子咸丰,把甲午战争、庚子之变扔给了曾孙光绪。其实,这一系列祸乱的根因都是他埋下的。之后的道光则成了新版的嘉庆,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作者简介:刘吉同,河南省新乡市杂文家,笔名为红河水、云边客)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