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写了一首诗歌《诗传张居正》,参考了《明史》《张居正大传》《张居正传》《风雨张居正》,除了诗,还有一些感悟。
史料都记载,张居正是痔疮病发去世的。痔疮能死人吗?痔疮能迅速的死人么?如果猜想是非正常死亡,是谁害了张居正?
张居正,总是师生反目。万历也是张居正的学生,好像师生反目多了去。张居正独立思考,有自己想法,他抑制心学,清丈田亩,巩固皇权。他纯粹地想大明国富民强,特别是派海瑞查徐阶的儿子家。这跟当年他的老师提拔张居正的愿望,肯定是背道而驰的。
害隆庆皇帝的是谁?次辅在隆庆帝驾崩后,封锁消息,让张居正假拟遗诏,废想废的政策,让皇帝自己把自己骂一顿。
徐阶是松江人,松江就是现在的上海,现在的徐家汇,至今强大。张居正自己阵营的学生刘台等等弹劾他,是谁指使的呢?
皇家,万历黄帝,也有害张居正的动机。但是皇家可以来明的,不用来阴的。
一个纯粹的人,干不过势力强大的家族,特别是没有怎么防备。
朱元璋杀了很多功臣家族,唯有最大的功臣家族,没有动。朱棣的正妻,也是徐达的女儿。徐达攻大都,让元顺帝跑了,几次他都有歼灭蒙古王庭的机会,他都放跑了。深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以至于明末徐光启,公开勾结西洋人,皈依天主教。最后总结,背叛,都是身边最信任的人。
张居正的祖上张官保,就是跟徐达,是徐达的部下,功封世袭千户。张家与徐家,祖辈就是合作者。
徐阶笃信王阳明心学。心学,发展成两派,一派空谈,留在中国,一派实干,传到日本。日本的崛起,靠的是阳明心学。王阳明的主要弟子,徐爱,钱德洪……心学传到日本。
心学,我理解核心是什么呢?心外无物,六经注我,我心即宇宙,自己是自己的裁判,自己是自己的老师。自由,平等,博爱。我自证我开悟,我自证我是圣人,我自证我是良知。我都是圣人了,人人都是圣人了,当然是平等、自由、博爱。欧洲革命,就是心学在欧洲的改造和传播。追求个体的自由平等博爱。
倭寇,背后都是国际贸易的利益和官僚的勾结保护。为什么要杀掉汪直?为什么要杀掉胡宗宪?可能汪直有官僚参与的证据,归降侵犯了他们的利益。胡宗宪直接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所以必须得死。
大明亡国时,很多家族带着巨大的资产,去了日本。
岗村宁次,他自己都说是徐达的后人。
隆庆帝的老师,是高拱,也是一个纯粹的人,张居正与高拱志同道合,香山结同盟。但是他也要按照老师的指示排挤高拱。隆庆帝只信任高拱,所以得死。
张居正的改革,得罪了自己的老师。老师给足他机会,派同一阵营的人死谏,想让他走,让他离开,让他停止改革,张居正不离开,只有让他死了。
王权与金权之争。最后,其实大明也是缺钱亡国的。
金权的玩法,先做一个人工通胀,让钱不值钱。再做通缩,让钱值钱,他们放贷就赚大了。等大家贱卖核心资产,再做人工通胀。
各大私人银行、钱庄,持有大量货币的,他们不种地,不做工。只有他们,太喜欢通缩啦。他们自己的存量货币,放出去的高利贷,回来就更值钱,躺着增值。
做实业的,当然希望通适当通胀,因为他们生产的农产品,工业品,又能小涨价。
交税,交实物,是有数的,收多少,交多少比例。交白银,白银的购买力是浮动的。等到要交白银的时候,比如固定交2两白银,但是如果白银炒到巨值钱,所有的收成,就值2两白银哩。老百姓就过不下去啦。老百姓的辛苦,都被钱庄和政府洗劫去了。
一条鞭法,不是一个好东西。
货币,本来就有商品属性,根据投放数量价值浮动,物以稀为贵。老百姓的贷款,银行只要货币,不要实物。老百姓只能做实业在市场交换,还更多的货币给银行。银行加息,然后他们把货币公开销毁,老百姓为了得到货币还贷,就要内卷,就会所有的商品全部跌价。通缩来了,银行最后印刷货币来抄底。
大明亡国于金融的通缩。有钱人,只要把银子埋起来,过一年,购买力能翻几倍。做什么实业都不赚钱,到处都是放高利贷的。大明亡国时,仅南京就有上千家钱庄。
一条鞭法,让朝廷承认以白银作为国家的货币,使朝廷失去了货币的发行权。间接造成了大明的亡国。1581年,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1582年,张居正去世。北宋时,我国都有纸币的。
一条鞭法,是张居正跟他老师大资本妥协,他承认白银的货币地位。他想让老师豪强们也同意不阻扰清丈田亩等改革。以前征税征实物,豪强钱庄赚不到钱。没想到,张居正一妥协,他就死了。后来,除了一条鞭法,其他改革开放全部废除。
除了一条鞭法,能让朝廷失去货币发行权,有害于朝廷。张居正的其他改革,都是利国利民的。
再议。一条鞭法,交税银,西北乱,东南安定。
东南有走私白银,白银在外国就只是一个货物,不值钱,随着旧金山,新金山白银的开采,东南钱庄获得极廉价的走私白银。且东南农田精耕细作,水稻一年两熟,还有渔盐茶丝运输等生计,老百姓日子还过得下去。所以明末东南没有什么造反。
而西北,田赋银税,税率一样,西北人口少,土地贫瘠,单产低,人均田多,人均要交的税银就多,且西北无白银走私。老百姓必须把农产品贱卖到东南等外地,换取白银,再交给官府。而崇祯年,剿饷练饷,不断加税,加上民间高利贷盘剥,老百姓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李鸿基,下岗,借了点高利贷,还不上了,被告判坐牢,出狱后他发现老婆被放高利贷的睡了,一怒之下,杀了放高利贷的,犯了命案,投奔闯王高迎祥,走上造反之路。高迎祥死,李自成继承了闯王称号。
一条鞭法,没有执行好,看似公平,事实上对西北的老百姓不公平。老百姓只要日子过得下去,哪里会造反?西北的老百姓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辛辛苦苦一年,都交不上税银。
张居正,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真正的想着国家民族富强的政治家,改革家。
只是个人猜想,仅供喝茶闲谈。都是过去的历史了,但任何事情都有正面的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胡正阳,本名胡卫国,曾从军,系湖北省松滋市杂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北京长城公司)
编辑:张启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