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在湖的那一边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6-10-24 【来源:转载】 【作者:李树学】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一个偶然的原因,战线领导把我从小南海湖的那一边调到了这一边。自此,我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松滋市南海镇大金山小学,在我生命的长河里留下了一段闪光而珍贵的记忆。

  光阴似箭。一晃365个日日夜夜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回首在湖的彼岸生活的那些往事,犹如芒刺在身根根直扎我的心扉。在湖的那一边,无论是酷热的夏日还是寒冷的冬夜,我一年四季都被暖融融的春意包裹。在这阳光明媚的春日,我竟没有丝毫心理准备的不辞而别,大金山小学萦绕我脑际的除了感激,便是愧疚。

  一年前,怀着倾心向往又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只身来到了湖的那一边。大金山小学以她博大的胸怀热情接纳了我这位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开学的第一天,我风尘仆仆来到大金山小学。校长李邦元问明我是否真心实意来校任教后,主动向我介绍了村党支部佘昌盛书记。佘书记不问身份贵贱,不谈学历高低,不管能力大小,笑盈盈地握着我的双手,代表全村人民欢迎我的到来,并希望我安心安意在大金山小学工作。其时,我心灵深处好不感动。

  任教大金山小学后,我这位新来的老师受到了学校无微不至的关照。寝室电路坏了,学校后勤主任请来电工师傅立马整修。室内没有顶篷,他又派人锯来木条,买回塑料布迅速钉好。每天晚上,校长回家前都要跟厨工胡师傅交待,安排好我的晚餐。如果胡师傅有特殊情况离校,校长家离校不远,他则会亲自来校接我到他家做客。至今,我也记不清在他家吃了多少顿饭。出门在外,防热加冷的衣服更换也不方便。和我年龄相仿、体型相当的刘主任就会驱车回家拿来衣服,让我及时换洗。总之,来到大金山小学生活工作,衣食住行事无巨细均关怀备至。在湖的那一边,我真的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在湖的那一边,有一个优良的教师群体。人说“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此言不假。大金山小学在那一方办得有声有色享有盛誉。除了村党支部和全村人民群众的支持,还得归功于李邦元这位名副其实的校长。李校长待人谦逊善纳贤才,他的治学他的教书,无一不给我潜移默化的深层次影响。除他之外,当然还有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为学校和老师们操心操劳的刘祖海主任,不以年纪大、教龄长自居,乐观豁达、精于教书的罗泽生老师,以及热爱学生、平易近人,脸上总是笑容可掬的熊家仁老师……这些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他们的奉献精神,他们的为人处世都是我永远也学不完的。完全可以说,大金山之行,给我的灵魂是一次透彻的洗礼。

  在湖的那一边,还有一方民风淳朴的村民。我是一个安土重迁的人。来到大金山小学,我就想一辈子扎根这里,压根儿没想再次调出。因此,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我先后跟随校长或老师们家访,足迹踏遍大金山的每一个角落。西起古里口,东到肖家岗,南抵金鸡寺,北达白溪桥。所到之处,家长们莫不杀鸡设酒作食。他们盛情款待之举令他乡异地无与伦比。这一方村民非常重视孩子们的读书。他们相信学校的收费,对于孩子们所交各项费用从不拖欠。即使是就读大金山小学的白溪桥村转来的三峡移民子弟,他们的父母也慷慨解囊,从不给我这个班主任的收费工作增添麻烦。

  在湖的那一边,我感恩戴德的远远不止这些方面。享受到如此优待后,我回报给大金山父老乡亲的是什么呢?想到这里,我就感到问心有愧。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没能化碧涛。我愧对情同手足的兄弟,愧对给我关爱的领导,愧对拥有一片深情的土地和乡亲。如今,在这春暖花开的大好时节,我却远离了这块美丽的热土,真可谓“恩将仇报”了。今生今世,怕是难得回到湖的那一边工作了。因此,我只能用拙劣的秃笔写下浅显的文字,捎去对我心爱人们的一片慰藉,任凭人们怎样评头论足了。

  再见了,给我无限关爱的大金山的领导、同事们!

  再见了,我深深爱着的大金山人民!

  (原载《南海潮》)

  编辑:东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