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大姐的“铁姑娘”梳妆镜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7-09-2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家云】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近日到大姐家,无异中看到一面背面印有“铁姑娘”图案的梳妆镜。我知道,这是大姐珍藏了40多年的嫁妆,禁不住用手机拍下,发到朋友圈,配上一首小诗——“铁姑娘,戴草帽,撸起袖子干得欢……”,引来不少网友点赞。

  对这面“铁姑娘”梳妆镜,大姐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愫。尽管梳妆镜早已锈迹斑斑,尽管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大姐仍舍不得丢弃,并继续用来梳妆。

  母亲去世得早,大我10岁的大姐无疑成了家中的顶梁柱、父亲的得力助手。大姐不仅要没日没夜地在生产队里干活、赚工分,还要协助父亲照顾全家人特别是我和弟弟的生活,可谓里里外外一把手。女大当嫁,22岁的大姐也到了闺中待嫁的年龄。可家中一贫如洗,仅靠用工分换粮和两只“鸡屁股”换钱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父亲除了用生产队历年分的棉花为大姐弹了两床新棉絮外,拿不出半点活钱来为大姐置办嫁妆,颇觉得对不起为家中作了巨大贡献的大姐。

  为了弥补这份愧疚之情,父亲让我给远嫁沔阳县(今仙桃市)西流河镇的姑妈写信,告诉姑妈家中的窘况和父亲内心的苦闷。姑妈接信后,心领神会,在大姐出嫁前两个月赶来我家,给大姐20元钱,让大姐自己去买嫁妆。对于富家女来说,即便是当时的钱比较值钱,可毕竟只有20元,连买一件像样的嫁妆都不够。可对我家、对大姐而言,20元却是一笔“巨款”。大姐拿着这笔“巨款”,精心算计着该购买什么,而且哪些是必须购买的,然后和姑妈一起,前往公社供销社置办嫁妆。在大姐置办的嫁妆中,就有一对印有“铁姑娘”的梳妆镜。和大姐闲聊时,她至今仍记得梳妆镜的价格,每面三角七分钱,一共七角四分钱,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大姐还告诉我,她喜欢“铁姑娘”,所以才买的“铁姑娘”梳妆镜。其实,我更清楚,在“铁姑娘”身上,就有大姐当年的影子;或者更确切些说,大姐本身就是一位“铁姑娘”。

  大姐虽系女儿身,可为了能给家里多赚些工分,多分一点粮,大姐把自己当成男劳力,抢着干劳动日分值高的重活、累活。大姐挑“谷草头”“麦草头”、粪水,一点不比男劳力差;到粮店卖公、余粮,因按斤两计工分,大姐的担子甚至比不少男劳力还重。外出开港、围湖造田、修水库,别的姑娘能躲避尽量躲避,可大姐每次都争着、抢着要去,而且一去就是一两个月,有的男劳力因受不了长时间超负荷的繁重体力劳动,中途借机撤回,可大姐从不叫苦叫累,每次都坚持到最后。干这种重体力活,每次累去一层皮,绝非夸大其词,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可大姐从不对人言半句。她也因此多次被生产队或建设工地评为“五好社员”“铁姑娘”,得的奖状比我整个小学阶段得的还多。

  大姐非常珍爱这对“铁姑娘”梳妆镜,每次使用时都小心翼翼。可外甥、外甥女们相继出生后,一外甥女梳头时不小心摔碎了一面,让大姐伤感了好几天。为了保住仅存的另一面,大姐特地把它珍藏起来,不敢拿出来使用,而是另去买了两面其他的梳妆镜,供自己和外甥女们平时使用。直到外甥、外甥女们都相继成家后,她才重新把那面“铁姑娘”梳妆镜拿出来。

  一面“铁姑娘”梳妆镜,承载了一段历史,也写满已步入花甲之年的大姐沉重的记忆。

 

  2017-9-21

 

 

  (作者系湖北省大冶市检察院干部,杂文家,其杂文《笼中鼠》获全国首届鲁迅杂文奖银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