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要掌握“银幕感” ----听著名编剧艾明之谈电影创作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3-0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亚夫】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有文学爱好者问电影剧本如何写?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著名编剧艾明之提纲挈领地用一句话回答:要掌握“银幕感”!

  那是30多年前的1980年3月,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和上海电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电影艺术与电影评论”学习班,请上海电影界的各路高手来谈自己的绝技,艾明之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欣然来谈电影创作。

  艾明之(1925-2017年),原名黄志堃,广东英德人。年轻时正逢日寇入侵中华大地,狼烟四起,他考入位于上海思南路上的“国际难童中学”,校长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他15岁时写出处女作《人生驿站》,曾任重庆巴蜀中学教师,上海、香港生活书店编辑;27岁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历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影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先后创作了《伟大的起点》《护士日记》等近20部电影剧本和《上海24小时》《雾城秋》《浮沉》《火种》等长篇小说;《护士日记》公映后曾风靡大江南北。

  艾明之来“电影艺术与电影评论”班上课时,时年55岁,正当盛年。那天,他侃侃而谈,兴致甚高。我在硬面练习簿上记了整整6页。记得他首先谈电影的基本特征,是群众性、多样性和综合性。他特别强调了群众性:“没有一种艺术形式在拥有广大群众性方面能与电影艺术相比拟的。”他说解放前,小说的印数是一两千册,上万就是畅销书了。现在有印一两百万册的,但并不普遍,而我国1979年电影观众已达到200亿人次了。

  艾明之说,正是基于电影的这种基本特征,因此剧作家不能只从文学角度来考虑,而要培养自己的“银幕感”。他说“在写每行字时,这行字就应该在你的脑子里出现银幕那样的形象。具备这个感觉后,就可以发现很多在电影剧本中不允许、不应该出现的东西,也可以帮助你发现仅从文字角度写剧本时许多没有发现的手段,更丰富的色彩。一句话,要从银幕角度写电影剧本。”

  艾明之举例说:白居易形容琴弹得好,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电影中就不能把珠子往盘子里倒,就是倒出来的声音也不可能产生美感。小说中“他在家里等得很焦急”,这样写很正常,但在电影中就无法表现;小说可写“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在电影中也无法表现,一定要通过一张张日历,或时钟快速地走动,或花开花落等来表现。电影必须通过可看到的、实在的、外在的形象或形体动作来表现,这是电影创作的最主要的特征。日本人把电影叫做“映画”,就是不断放映的画面。

  那如何来表现“银幕感”呢?

  那天,艾明之谈了几点:一是从生活中发现主题、提炼主题,主题要有深度和广度。《祝福》的题材并不大,但它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主题:旧礼教可以杀人;《白毛女》题材也不重大,但它提出了一个在当时很新也很重要的主题: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二是要有巧妙的情节结构,这是电影剧本的基础。要注意细节,故事可以编,但细节是编不出来的,要靠作者积累、靠观察。电影厂每年收到几千个剧本,不少剧本就是在这方面存在问题。三是写好剧本的第一章,“万事开头难”,写话剧最难的是第一幕,小说也是这样。托尔斯泰《复活》的开头就改了20次,《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也是改了多次后才有今天的名句:“幸福的家庭都要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电影100分钟左右,开头没开好,观众就不耐烦了。四是要写出人物来。检验一部电影的成败,不是看它提出了多少重大问题,也不是看它有多少好看的画面,而是看它是否写出了人,写出了有鲜明性格的人,写出典型的人。这是剧本的最主要的中心任务。要写出立体感,就要写人物的命运,写人物的感情,写人物的内心活动。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就是因为它写这方面的东西。电影《樱》观众爱看,就是抓住了这些东西。

 

  (作者简介:朱亚夫,笔名方波等,上海市人。曾任《上海老年报》总编助理兼副刊部主任、《军休天地》杂志主编等。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年旅游专业委副主任。1970年在《人民日报》首发杂文,2009年以一篇杂谈,促成了一项全市性的“迎世博”活动,最后诞生了新“沪上八景”)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