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如歌的政协岁月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19-07-0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肖学平】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花甲过后,春夕花朝;水清静夜,思绪如潮。记忆将往事拉近,集中于一生的某一个时段,平淡在如烟般朦胧的距离感中;同时也淘洗出往事的精粹,清晰地推到记忆的屏幕前。

  如歌的政协岁月,是最终熔铸我华年的岁月。她给我的人生历程留下了许多令人欣慰的精彩和回忆。

  随着新中国和人民政协半个多世纪前进的脚步,我与政协因缘而亲密接触。2003年1月,我被光荣当选为松滋市政协副主席。从此,我走进了政协大家庭,如影随形,伴随终生。

  长期工作在乡镇、组织人事、农委战线的我,初来咋到,对政协的一切都感到是那么的新奇,那么的精彩,那么的激动。

  

  肖学平同志在松滋市政协五届一次全会上

 

  记得第一次步入政协开幕式的会场,大会的严谨和隆重让我肃然起敬,热血沸腾。庄严嘹亮的《国歌》,书记精彩的致辞,委员生动的发言,热烈的讨论气氛,使我深感政协大家庭人才济济,温馨祥和,情谊浓浓,活力四射。大会胜利闭幕后,我还沉浸在温馨祥和的气氛中。

  聆听书记的精彩致辞,细品委员们的讨论发言使我知道,原来,那么多得民心、顺民意、被老百姓称赞的实事好事,竟然是政协参政议政的结果。还有,那么多事项置于委员们的民主监督之下,那么多力量和人心靠政协组织用心凝聚。此刻,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岁月如歌,往事如烟。回10年政协,如今仍然是那么刻骨铭心,仍然是那么难以忘怀。曾经的那些,犹如闪电一闪一闪呈现在眼前……

  记得2003年9月,正值仲秋时节,果实丰盈。我有幸参加了全国政协在北戴河举办的全国基层政协主席第38期培训班。可以说,这是我人生历程中参加最高规格的培训和最难忘的圆梦之旅。主席们的关怀,北戴河培训中心的精心安排,至今心存感激。

  培训中心距海岸不足200米。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空坪隙地绿草如茵,阴林大道曲径幽深,鸟语声声花香袭人。海滨浴场,浅滩细沙,潮平浪阔……

  在如此幽静的学习环境中,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亲临开班仪式与学员见面合影并讲话。随后的一些学习日程,来自清华北大、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国家发改委以及全国政协专门委员会的专家、教授、学者为我们就《人民政协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政协的提案工作》、《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问题》《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与任务》等内容进行了辅导。

  名师学者的启迪,让人心驰神往,兴趣盎然。短暂的时间,使我们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实践要求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增强。

  在北戴河学习期间,培训中心组织学员乘船领略了大海雄姿,参观了李大钊故居,游览了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和老龙头,考察了清东陵、北戴河农业观光园和北戴河联锋山公园,使我们在提升理论素养的同时,深切感受了北戴河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对人生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和体会。

  感受大海,潮起潮落,心在飞翔;望秦始皇求仙去处,觉人生短暂,价值无限;探清东陵帝王豪华陵宫,叹人是物非,自然资源;观北戴河飞速发展,审家乡的建设与变化。

  动静相宜的学习。增长了知识和见识,成就了梦想,解放了思想,放飞了理想。

 

  岁月如歌,往事悠悠。回首10年政协,因工作需要,我被融入政协提案和学习文史工作之中。其过程,使我深深体会到人民政协的深意和内涵,体会到人民政协应有的情怀和担当。

  10年间,政协人不显山露水,于无形中默默付出,把市委的决策和部署贯穿到政协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在政协履职的行动上。

  就政协提案而言有三大亮点:能始终把握提案工作的方针,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瞄准改革发展及稳定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精心选题,细心调查,潜心研究;在求实、求新上下功夫,在上水平,出精品上做文章。实践证明,提案工作架起了一座党群之间的“连心桥”。

  任职两届,由于主席们高度重视,784件提案均已办结到位。其做法,省市交流经验;其成果,办结满意度98%以上。荆州市政协举行庆祝政协60周年征文活动,由我撰写的提案方面的征文被评为优秀文章。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城南治污。城南治污,是新江口、南海两镇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新江口城南污水急需治理的建议》,是涉及到民生的重大提案,是跨年跟踪督办提案。提案提出之前,“污水横溢,臭气熏天,百姓受苦,仁者痛心。”提案委将此提案向主席集体汇报后,被列为重点提案。专委会与电视台一起现场录制污染现状,录制百姓呼声。几经努力,这一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一场铁腕治污的攻坚战打响。此后,专委会跟进督办,主席们强势视察,媒体跟踪报道。清淤治污,封闭渠道,建污水处理厂;一个提案办成了“民心工程”,办成了“德政工程”。百姓歌功颂德,干部心花怒放。

  且看今日城南。已是一方绿水荡漾,已是一幅水墨丹青。曾经鱼池密布、污水四溢的城市洼地——稻谷溪,已蝶变成一座满园风景的城市湿地公园。

  清水,绿岸,幽径,栅栏……绿色廊道,生态绿带,湖岸绿影。其间佳景,是一道清澈的乡愁,一股绿色发展的源泉活水……

 

  岁月如歌,往事依依。回首10年政协,政协文史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文史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追寻、追问我们的历史,慰藉我们孤独的心灵。在联系文史工作方面,我不仅和东鲁等委员交上了朋友,更重要的是从文史工作中感受和学到了许多。

  那时的文史工作,得益于荆州市政协一次组织赴山西学习考察,我们从中得到许多启发。从此,文史委把传递文化看成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大兴崇文崇才之风;突出“三亲”特色,挖掘地方文化,使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由历史向现实延伸,由城市向农村延伸,由国内向海外延伸。

  2003年-2011年,共出版《松滋文化名人》《王马堰村简史》、《政协委员风采》《土家明珠——卸甲坪》《文史资料汇编》第十七辑、十八辑,所产生的文字成果约150万字。

  文史资料中,“大事钩沉”“企业经纬”“人物春秋”“人文荟萃”“抗战史料”等内容,有一定的文化品位,有深源的历史意义,有突出的“三亲”特色。

  

  肖学平同志与杨东鲁在政协松滋市四届四次全会上

 

  荆州市委常委、秘书长段昌林,时任松滋市政协主席。他在《文史资料汇编》的序言中这样描述:松滋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我从书中就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点。书中,我们可以敬仰著名民主人士雷鸣泽先生、著名文化战士胡拓先生的风骨;可以欣赏李永䘵先生、雷伯衡先生和沈新亚先生的才华;可以因任长生、辛志英、黄代荣而骄傲,可以为韩其为、谢承仁而自豪。读《白云边四个历史阶段》,可以了解白云边创业发展的轨迹;读《松滋方言500例》,可以领略本土文化的丰润;读《松滋古八景传说》,可以感受人文景观的魅力;读《划子咀的形成及早期店铺》,可以品尝松滋的原汁原味;读《走进洈水国家森林公园》,可以饱览松滋华美多姿的绮丽。

  是啊!松滋是一片血与火的土地,她的脉博随共和国的脉博而跳动。在审阅细读“大事钩沉”“往事悠悠”一篇篇文史时,在签发一期期文史活页时,在编印一本本《文史资料》时。150万字的字里行间,我学到了许多其他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到了松滋历代名人的精神风貌,学到了东鲁等委员的可贵精神。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古人把历史做为镜子,做人做事以史为鉴,以避免错误和失败,政协文史资料的价值就在于存史、资政、团结、育人。

  政协文史工作多次在省市工作会上交流经验,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赞扬,多次接受外地县市的考察学习。这是政协文史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人生中应该永远珍视的财富。

 

  岁月如歌,激情荡漾。回首10年政协,我被推向改革的浪潮。

  2003年初夏,按其白云边自身独自发展的轨迹,面临飘忽不定的发展状况,新一届市委审时度势,科学决策,以抓改革,换思想,理思路,求发展为主题,做出了白云边公司改制的战略部署,并从市直部门抽调1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专班进驻白云边。我受市委之命,派驻白云边兼任工作组组长。

  历史悠久的老厂,书记的“一号工程”,企业文化的象征,全市人民寄予无限的期待。如此的重任落在肩上,责任与使命,光荣与艰巨,沉重与无奈,我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以什么样的情怀和担当,勇挑重担,以什么样的精神,奋蹄疾驰,砥砺前行,是对一位政协人的严峻考验。在主席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认命了。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改革的浪潮席卷大江南北,扑面而来的改制热潮浪迹白云边公司。一次唤醒白云边人的改制动员大会,作为白云边奔向新时期的号角,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响,拉开了白云边改制的序幕。

  针对阻碍企业发展的顽疾,按照市委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利益不受损的要求,我们采取“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用工清理,核对员工;清理资产,摸准家底;组织清算,解除合同;理顺关系,反聘职工”等五大步骤以及“依靠企业党组织,依靠企业法人代表,依靠企业干部职工”“三依靠”的工作方法,将工作有序向前推进。

  由于市委高度重视,干职工紧密配合,专班倾情奉献,白云边成功的改制工作,使其发生了重要的历史转折和跨越,为白云边人与时俱进打开了希望之门,铺就了康庄大道。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白云边改制,是历史的选择,是时代的印记,是前景的追求。其过程,张扬了改制旋律,镌刻了一往情深。

  白云边的前世今生,我在1万多字的《白云边四个历史阶段》一文中,写下了“名垂青史白云边”(1952—1979),“誉满神州白云边”(1980—1993),“岁月砺炼白云边”(1994—2002),“乘势而上白云边”(2003至今)。这些文字记载了白云边人太多的足迹和故事,为后来的白云边人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历史资料。

  “昨夜春雨正逢时,添得江水流不尽。”改制后的白云边,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投资30多亿,先后建成了白云边工业园、白云边生态园,奠定了做100亿产能的基础,企业生产格局在优化中完成定型。

  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生态酿酒、工业旅游……昔日厂区已裂变为多个美丽的园区,规模、面积、效益、地位,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全国白酒营销售收入11位,利税总额第10位,“鄂企百强”,“荆州第一”。应该说,白云边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成就空前。21世纪的今天,累计纳税80多亿。连续12年位居荆州工业企业纳税之首,她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非公双强百佳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一系列国字号的殊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白云边的未来将以打造百年品牌为目标,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当历史的时钟走到今天,当白云边人告别了过去的艰辛,享受着改革发展的喜悦,憧憬着美好的愿景,我怎么也忘不了白云边改制的艰难岁月,怎么也忘不了为白云边改制而付出心血和汗水的那些人们……

 

  岁月如歌,春华秋实。回首10年政协,我与松滋发展的脚步同行。

  白云边改制是松滋经济发展的前奏曲,是一首赞美的歌。那么,项目建设就是松滋经济发展的进行曲,是一首赞颂的歌。

  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时刻,市委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应急谋远,提出了“项目建设年”“项目建设提速年”“项目建设效益年”等长期抓项目建设的长远思路,我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兼任全市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又一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承担起不平凡的责任,在项目建设的环境中躬身实践,与项目建设一同前行。

  当年,全市项目建设的目标是:规划储备一批,向上争取一批,招商引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效益一批,形成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并形成首批实施的重点项目129个,总投资128亿元;其中,当年建设项目56个,总投资44亿元。

  面临艰巨的任务,复杂的环境,多变的矛盾,熟悉与陌生,静态与动态,我们的思维及工作方式也随之以不变应万变。

  “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在项目建设的实践中,政协组织服务经济的主旋律得以张扬,凝聚人心的政治优势得以发挥。在此过程中,我们坚持“环环紧扣抓活动,持之以恒抓督办,改善环境抓服务,严格考评抓结账”等形式,形成了领导带头上阵,强力督办跟进,舆论导向推进的浓厚氛围。

  项目建设,园区是平台,是重点。园区建设,当初不完全是那样壮阔和豪迈,有许多预测不到的问题,有许多新老矛盾,有许多无奈和困惑。对此,需要项目办全体成员的坚韧和毅力。

  临港工业园,始终是我们协调督办的重点。在临港工业园,耳闻西来东去的涛声,面对辛勤劳动的人们,目睹热火朝天的场景,无时无刻激发着我们的工作热情。

  在宽阔的临港工地,高山脚下,车轮滚滚,气笛声声;大型的挖掘机和大型的装载机,挥舞巨大的挖手和抓手在作业着,几十辆载重卡车沿一进一出的两条通道你来我往,向外运送着泥土;数千名建筑工人奋战着,工地上飘扬着一面面会战的红旗,好一派雄阔的施工现场……

  工地那宏大的场面,雄伟的气势,犹如一支嘹亮的交响乐队,犹如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每每放眼工地,总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有一种内心的震撼,有一种无比的喜悦……

  当我们得知临港工业园初具雏形时,白云边项目一期工程竣工时,得知葛洲坝水泥厂投产时,得知丽源科技纺织染料项目生产时,得知凯迪生物质发电项目光芒闪耀时,得知粤港新型建材项目调试时,金犀牛纺织服装二期工程上马时,临港深水码头建设时……心中有说不出的成就与自豪。

  “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持之以恒的项目建设,使今日乐乡千帆竞发,潮起潮涌。一个把投资看成是经济的“驾辕”之马,把项目看成是发展的重要载体的松滋张开了腾飞的翅膀。可以预见,未来松滋,发展的强音将响彻荆楚,秋收时节将硕果累累。

  无数个过去,都只是过程,都只是故事,都只是回忆。它可以辉煌,也可以黯淡,但不可磨灭。昨天虽已过去,但它永远存在。

  如歌的政协岁月,给予我阅历与成熟,领悟与智慧。而我所收获的,是从奔放到宁静的心态,是从激烈到平和的情怀,是从贫脊到丰厚的回报。

  政协对我情深义重,我对政协赤诚满怀!

  谨以此文献给2019年(己亥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

 

  (肖学平,湖北省松滋市政协原副主席,正处级咨政员,松滋市杂文学会顾问,曾在《紫光阁》杂志发表人物通讯《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湖北日报》《党员生活》《机关党建》《企业家》《人才》杂志发表理论文章、论文数十篇,与人合著《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一书,在大楚英才网、东方乐读微刊发表散文、诗歌若干篇首)

 

  编辑:杨东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