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移民人的坚强岁月
分享到:
编辑日期:2024-04-05 【来源:站内原创】 【作者:孙圣良】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上世纪60年代,洈水大坝竣工蓄水,给松滋澧县两岸库区带来难以想象的移民搬迁。

红线内的乡民,有的就近后靠,有的在本县域内安置,还有一大部分必须外迁,背井离乡,开启新的征程。

1968年底,暖水街三泉大队民及镇大队一部分工商户,成建制移民到菱角湖农场南湖分场南湖队安置落户,开启了移民人在这里挽草为记繁衍生息落地生根的居住生涯。

初来乍到,眼前的景象,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与场方先前动员宣传的形成极大反差动员宣传说什么职工住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栽秧不弯腰,收麦不用挑,割谷不用刀(镰刀),做饭不用烧,不一而足,好是人间天堂。

当初的情况是,一片汪洋,野芦遍地,杂草丛中,血吸虫水窝子,住无片瓦,行走泥泞,晴天把刀,雨天一包糟,板车马车牛拖子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晚上灯瞎火,漆黑一团。金窝银窝,大家仍然依恋着故乡暖水街的旧窝。

由于场方未建移民安置房,只得分别挤在生产队猪圈马棚牛毛毡棚里窝住,臭气熏天,异味难闻,只得强忍栖身。

19691月,一场大雪,牛毡窝棚,被积雪压塌,部分老人小孩忍饿挨冻,其惨景十分凄凉,引起了一部分移民,卷起铺盖,打道返回故地暖水街。

来年(1969年)的5月份,总场分场派人到暖水街劝返这批人重来菱湖。

移民人初次遇到的困难是没房住无奈之下,队里开办公共食堂,集体就餐,以解决生活困难,这样一直持续到1969年的56月份长江发春水,移民户的大部分家生产生活用具,从沙市码头用铁驳轮船运至农场大家才各自开伙,撤销食堂。

安顿后,移民人遇到难题,无烧柴,只得利用湖里藻草滩头的牛粪晒干后当柴烧,以解燃眉之急,后来又拾垦荒田里芦苇根晒干后对付,十分不易。

最大的难关是挑土筑堤,加固堤防每年从10月份开始上堤挑土,要延续至来年的二三月份每天天不亮上堤,傍晚6点收工,去不见太阳,回不见阳光在那洪荒年代,肩挑手扛,从沮漳河大堤的金家台贲家垴龚家台杨家渡等14公里的段面上,到处留下移民人的足迹这些堤防少则三四公里,多则七八公里远,移民人按军事化要求,组建成连队,在堤上安营扎寨,坚守阵地,一住就是三四个月有时,又到内垸修筑滚水坝围护堤南北堤,不断地连续转战。同时,还组成以总场为团分场为营大队为连的民兵组织,打着背包,带上扁担箢箕,远征到汉江汉北河耀新长江大堤整修加固,累得十分够呛。

孙际协石国雄孙际业孙昌文陈正林等组成的战斗敢死队,平均每人每天担土上堤56立方,多次受到团营表彰。上堤人员中,有的肩膀红肿,腰膝酸痛,一天下来,腰躬背驼,痛疼难忍,街上出生的人们,真是望堤生畏。

同时,还要开挖沟渠,清淤清障冬天,在23米多深的水渠里,冰水刺骨有的脚趾被菱角,贝壳刺伤,疼痛难忍,鲜血直流,还得咬牙坚持。

杜尚谣皮丕万魏侦福周振全、张玉松孙圣玉汤世恭赵永喜汤祚国等,遇到此等伤情时,仍强忍坚持,在刺骨的烂泥中,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直到完成任务为止。
孙圣清孙际凤孙圣全孙逢仕、张珂朋肖明连皮世栋等先后在开挖余家沟围护堤堤坝沟六支渠官殿湖蔡家桥战斗中,手脚冻裂,利用晚上时间敷药,并用胶布粘贴,第二天清晨依然按时出勤,坚守阵地不下火线,不拖集体的后腿。

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移民人常年累月,坚持不懈,练出了顽强精神,练出了健壮体魄,练出了暖水街人为故乡争光的风范和风格。

为垦荒造田,开垦蔡家桥一带湖畔耕地2000多亩,从1号田开始,至7号田止,每块田成形面积130亩,便于耕作,又能成片种植,适用机械化作业及生产管理。

南湖队原来只有1000多亩耕地,由于移民人积极参与垦荒,增加耕地2000多亩,达到3000多亩以上,为垦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每年的49月份为汛期,必须上堤防汛。建场初期,农场堤防,堤身单薄,其海高程达不到汛期标准,一旦遇到洪水洪峰,危在旦夕如果一旦溃口被淹,移民人起码要35年才能恢复元气。

当时,洪水涨至42.5时,为设防水位,上一线,即30%劳力,洪水涨高到43.5时,为警戒水位,上二线,即70%劳力,涨高到44.5时,为超警戒水位,上三线,即全部劳力,在堤段上严防死守,与大堤共存亡。1998年,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35004500每秒/立方米以上的洪峰流量,有些段面开始漫溢千钧一发时刻,指挥部调集百万斤以上小麦稻谷麻包袋,一字型堆放在堤上作挡水墙,防止洪水漫堤溃堤,以确保农场堤防安全。

汛期,还要兼顾防汛生产两不误,在小麦收割时,其人员和劳力坚持两班倒,晚上通宵达旦脱粒抢时间,还要晒干入库,十分累人。

棉花生产管理,更是劳动强度大,生产工序复杂繁琐,从播种到摘棉,需要锄草35遍,中耕松土3遍以上,喷洒农药至少5遍,施提苗和壮苗肥每亩田150市斤,计2400吨左右累得人们缓不过气来。

还要抽空隙抢季节和时间双抢”)完成水稻栽秧此时正是高温时节,上蒸下煮,加上水田里马蝗血吸虫多,为防侵害,必须抹药打绑腿,才能避免叮咬和感染。

由于每个劳动力承担的耕地面积在10亩以上,其劳动强度大负荷沉重,而大部工序全凭手工操作,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苦尽甘来,艰苦的劳动,换来丰硕成果。移民人秉承湖南人精神,吃得苦,纳得蛮,耐得烦先后被湖北省政府江陵县委菱角湖农场党委,树为先进典型,评为优胜单位,小康示范村。

更值得欣慰的是,移民人从进农场的第一天起,年满16周岁,登记为正式职工,享受同当地职工一样的同等待遇和同等义务。

同等待遇,即正常劳动者,每月基本工资36元,凭满勤和工分争夺。特等劳力,每日12分,一等10分,二等8分。粮油指标,按年龄每月核供,1660岁劳力每月供大米4245市斤,小孩2530市斤,学生和老人35市斤,食油人平每月0.5市斤,另外,元旦、五一、国庆春节每人每节增供一市斤。

职工因工负伤染病住院,医疗费全额报销,老人小孩因病住院,90%报销。职工退休病休,按正常劳动工资的75%85%发给退休病休生活费。现在全员已纳入社会养老保险,退休金每月25003500元之间,同时享受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医疗保险,其费用可报销百分之65%90%的比例。

同等义务即正式职工,每月必须达到满勤28个劳动工作日,完成分配的各项任务,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做一个合格的农场职工。

如今,农场告别了修筑堤防肩挑手扛的劳动历史,大多实现机械化,职工不再上堤挑土,全由铲运机挖掘机拖拉机等代替人工完成,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和精神负担。同时,由于三峡工程蓄水调洪,防汛上堤任务大大减少,加上农场堤身加高培厚,而且纳入荆州市水利建设统筹规划,对农场沮漳河段14.3公里堤防加高至海48.5米高程,堤面扩宽4米,同时对柳港河出水口末端,兴建成5000多万元资金投入的电力排灌涵闸泵站,在干旱时,取水直流灌溉,在汛期,排泄农场周边乡镇198平方公里的洪涝渍水,从柳港河注入沮漳河,缓解了外防洪水内防渍水的双重压力,农场堤防固若金汤。

农场改革,由计划经济转换成市场经济,职工种田自由种植,其产销实行市场化运作,提高了种植积极性,其产量产值翻了几翻,移民人的生活由温饱已逐年向小康奋进如今,原来草棚窝居都已改变成楼房亭阁,移民人的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半个多世纪岁月,暖水街几代移民人,传承着故乡民俗风情,文明礼仪发扬着暖水街的人文风范,拼搏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沿着新的征途砥砺前行。


(20218月于荆州)


(作者简介:孙圣良,男,生于19497月,原住洈水库区暖水街,武汉工学院毕业,高级经济师,现居湖北省荆州市菱角湖管理区,已退休)


编辑:张启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