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感悟又叫主旨、主题,也叫中心思想。它是文章的灵魂和核心,它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要观点。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其他类型的文章,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旨来统领全文,使文章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和表达意图。
那么,如何写好记叙文的感悟?
首先,倾向性叙述提炼感悟。实事求是记录和倾向性叙述是两种不同但相互关联的叙述方式。实事求是记录是一种客观、准确的记录方式。它强调对事实、数据和情况的如实反映,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事实。
比如你写一篇关于一次登山经历的记叙文,你可以借助对自然景物实事求是的描绘,通过倾向性叙述来表达你的感悟:“站在山顶,俯瞰着脚下的群山和远方的云海,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宁静。人生就像攀登一座座高山,虽然过程充满艰辛和挑战,但当我们站在山顶回望来路时,会发现那些曾经的困难和挫折都变成了我们成长的阶梯。”
其次,简洁明了的写法表达主题。最常见的写法有“开门见山”和“末尾总结”两种。“开门见山”是指文章一开始就直接点明主题,不绕弯子,让读者立刻明白你要说什么。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明确你的核心观点,从而更有效地跟随你的思路。
“末尾总结”,则是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对主题进行概括和总结,强调你的主要观点,帮助读者或听众回顾和理解全文内容。这种方式有助于巩固你的观点,加深读者对文章主题的印象。例如,在文章结束时,你可以说:“通过上述事例,我们不难看出环保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主题,又提出了行动建议,使文章更加完整,更加有感染力。
将“开门见山”和“末尾总结”相结合,可以使你的文章更加清晰、有条理。开头直接点明主题,引导读者进入你的思路;结尾总结观点,强化主题印象。这样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提升你的表达效果,使你的观点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文中的主题得到渲染和升华。
另外,巧用“点睛之笔”凸显主旨。在文章的关键处用一两句精彩、精辟的话,将全文精神点化出来。这些点题的话可能是一两个字、一两句话或一段细节文字,无固定要求。它们可以出现在篇首、篇中或篇末,但应安排在作者感情流溢亢奋之处,这就是“点睛之笔”,又叫“片言居要”。
感悟的“点睛之笔”并不需要长篇大论,相反,它应该是简洁明了、一语中的。在表达感悟时,要力求精炼和准确,用简短而有力的语言来概括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文章显得冗长和拖沓,还能够让读者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人生感悟、名言警句、诗词名句都是它的化身。特别在一些“托物咏志”类记叙文里,“点睛之笔”最为常见。古人常以“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法来形容一篇好文章。
总之,拿到作文的考题,首先根据要求思考文章的主题,明确自己想要通过什么样的事实材料来进行怎样倾向性叙述。然后,在结尾部分,利用“点睛之笔”对主题进行提炼和升华,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能做到这些,一篇好的记叙文基本就成功了。
(作者简介:韩朝艳,女,自由撰稿人。曾经当过文学青年,党报记者、编辑,现为石家庄市一名公务员。自1989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先后在散文、河北日报、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小说月报、西江日报、旅游文化报等媒体发表诗歌、散文、杂文、小说等多篇。)
编辑:杨东鲁